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学论文 > 文学理论

抗疫儿童诗歌探讨(2020-2022)

论文堡 日期:2023-09-15 20:40:18 点击:100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本课题以抗疫儿童诗歌研究为题,梳理抗疫儿童诗歌的创作情况,并注重文学研究中对抗疫文学常常提及的社会性与审美性的问题,在思考与批评中关照更为独特的抗疫儿童诗歌作品,这也是一种为抗疫有关的各类文学做细化研究的先行尝试。
一、抗疫儿童诗歌的基本创作面貌
(一)抗疫的文学创作氛围
面对新冠疫情,浸润着民族历史文化精神的人们以顽强抗击的姿态又一次展现了他们对灾难的正视。在经历最初的惶恐后,受到生命威胁的人们开始积极面对这场灾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连续主持召开七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这七次常委会会议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全力应对前所未有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了如何应战、应考的关键部署,并且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号召下,文学也以其独特的形式参与到抗疫中来,并形成了一股社会全面性参与的抗疫文学创作氛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全民性参与创作的氛围
新冠疫情发生后,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重大威胁,社会各界无不受到疫情影响,人们的生活也因疫情发生了变化,封城、隔离等一些列措施对人们影响甚大,人们对这场灾难都有着深刻的体验,并在疫情的持续中寻求着调节着自己心态和情感的方法。文学在人们情绪不断淤积的情况下走进人们的视野,人们借用文学表达着疫情带来的种种体验和感受。就创作者参与的角度而言,很多专门从事于文学创作的作家积极参与,如毕淑敏、刘醒龙、池莉、吉狄马加等一批国内知名作家的参与,其中不少专门从事儿童文学的作家和诗人十分活跃,如杨红樱、高洪波、徐鲁、邱易东、谭旭东、王立春、钱万成等,除此之外,更有不少如左昡、曾散、程文敏等这样青年作家参与。疫情之下,这些作家以极大的创作激情创作了大量作品,比如高洪波主编的《春天不会迟到》一书,出版于2020年2月,这也是疫情正开始蔓延全国的时候,这本儿童诗集紧跟疫情的发展和需要应时而作。除此之外,这些专业作家的创作体裁丰富,且呈现方式独特。例如毕淑敏的《花冠病毒》,作者是在2012年旧版基础上结合本次疫情创作新序后出版的儿童长篇小说;程文敏主编的《抗疫者说》,作者是根据35位抗疫者的口述编撰的纪实类作品;还有池莉、迟子建、吴克敬、秦文君、孙惠芬、徐鲁、纪红建、舒飞廉等作家以笔为援抗击疫情所做的纪实散文《战疫纪事》等等。不难看出,由于疫情下人们情感的凝结,在一些抗疫文学的创作中,多位作家作品的集合出版成为一种独特的存在,这在内容上也有新颖之处且风格万千。不仅如此,少数民族作家也创作了不少抗疫之作,例如山哈、匡文留、颜英、次仁罗布、朝英等人的创作……自疫情爆发,众多作家积极参与,他们以积极的现实主义精神发出了自己的抗疫之声,发光发热、团结有为,以文学界专业作家为中坚力量的抗疫文学热潮形成,他们用文学的形式正视着这场新的重大灾难。
................................
(二)抗疫儿童诗的创作概况
近十几年来,儿童诗歌的发展一直处于边缘化,而绘本、童话小说等体裁的儿童文学却被读者广为追捧,不得不说这样的尴尬境地体现出儿童诗歌的发展深受作家创作和社会客观因素内外多个因素的影响。刘芸认为这“一方面是儿童诗歌创作力量薄弱,青年作家自觉主动参与儿童诗创作的热度不高,缺乏活力;另一面方面是,儿童童书阅读的很大一部分来源是父母受实用主义观念影响,一些家长认为儿童诗形式过于自由,口语性偏重,注重片段化叙事,儿童无法从中获得写作指导”。而当灾难来临,儿童诗歌在人类对灾难的正视中得以积蓄化解悲情的力量,在社会情感的淤积与释放中儿童诗歌出现了新的面貌。新冠疫情之下,现代文明中儿童地位的提高与灾难下儿童身心的苦难使得同在疫情下的作家和社会给予了儿童更多的光照,人们将疫情中凝结的悲情化作润泽儿童的诗歌创作激情,抗疫为题材的儿童诗歌以其简洁的体裁优势被迅速创作,且作品繁多,这使得抗疫儿童诗歌的创作有了新的景象,掀起一股“热潮”。
抗疫儿童诗歌是特殊时期产生的儿童诗歌创作,近两年多的抗疫儿童诗歌创作中,积极面对疫情、抗击疫情成为抗疫儿童诗歌创作的基本姿态,这也人与社会面对新冠疫情的态度,这正是抗疫儿童诗歌激情的重要动力。人的抗疫激情与社会的抗疫氛围催生了大量的抗疫儿童诗歌作品。从笔者查找的资料来看,抗疫儿童诗歌的创作量是相当可观的。自疫情爆发以来《东方少年》《小溪流》《少年诗刊》《儿童诗歌》《农村孩子报》等儿童文学刊物和微信公众号都陆续开辟专栏且推出“抗疫”主题征文,其中儿童诗歌题材的稿件收获颇多,还有中国诗歌网、东方儿童文网等文学网站也有很多抗疫儿童诗歌作品。除了见于杂志报刊和网络平台的抗疫儿童诗歌,诗集的编辑出版也十分的迅速,如高洪波主编的《透明的拥抱》《春天不会迟到》,邱易东主编的《我们去童话里吧》等,这些诗集里的作品有的经过征文活动的精选,有的经过创作时期多位作家共同的打磨,在众多的抗疫儿童诗歌中脱颖而出,为抗疫儿童诗歌在疫情下的发展添了一笔亮色。这些诗歌的创作者有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如高洪波、邱易东、王立春、薛卫民、钱万成、安武林、李朝全、谭旭东等,还有专为疫情创作童诗的作家,如习江波、七老、邵云飞等,也还有许许多多孩子们写的诗,他们也以单纯、敏感、热烈的内心记述着这段不一样的童年时光。

文学论文怎么写

...............................
二、抗疫儿童诗歌的文本观察
(一)抗疫儿童诗歌的创作主题
随着这次新冠疫情的爆发,抗疫儿童诗歌热潮中抒写真情几乎与抗击疫情同步,其中,儿童诗歌以其特有的童声童气参与其中,以其繁荣的创作在记“疫”的基础上表达着创作者们疫情之下的种种体验与感受。就目前可查到的抗疫儿童诗歌作品来看,抗疫儿童诗歌创作的主题主要有防疫的科学普及、英雄的赞颂、亲情伦理的伟大、人与自然的反思、抗疫必胜的信念五大类,各个主题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抗疫儿童诗歌创作的基本内容。
1.儿童防疫的积极普及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有一层为安全需要,他认为人们需要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虽然是人类的低级需要,但作为人类最基础的需要,是关于生存的问题,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在面对疫情时,对疫情的认知和防疫知识的普及便是社会实现“安全”环境的体现,也是人类在疫情中追求安全需要的体现。新冠肺炎刚刚爆发的时候,人们对于这个新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知之甚少,随着人们对新冠疫情认知的提高,获得了很多新冠的新知识,并掌握了一些预防的方法。但这些知识的建立和普及对于具有较强接受能力的成人来说不是很困难,而对于弱小的儿童来说,实现安全需要,去除生命威胁的第一步,便是提高儿童的防疫认知水平,引导儿童进行自觉的疫情防控,这就需要家长及社会给予充分的关照。因此,在这样的现实需要当中,抗疫儿童诗歌的创作也将防疫科普融入其中,出现了大量以疫情科普为主要内容的作品。例如,在中国诗歌网上李茂昌的《抗疫儿童诗五首》: 
(一)/不窜门、不吵闹,/勤洗手、戴口罩。/防控好、毒不扰,/病毒消、再返校! (二)/师生一条心,协力斗疫情。/开窗洗手勤,口罩能防病。/防护要记牢,师生不信谣。/预防措施好,病毒不来找! (三)/新冠病毒疫情,防护措施记清/戴口罩洗手勤,消毒开窗防菌/师生增强自信,科学防灭疫情。 (四)/小朋友不用愁,/防控疫情记心头。/勤洗手常消毒,/开窗通风祛病毒。/戴好口罩不乱跑,/防护到位身体好! (五)/疫情防范要记牢,/常戴口罩防护好。/同学相互不群聚,/病毒就会远离你。/规范洗手不能少,/病毒不会把你找。/消毒开窗也要紧,/病毒就会无踪影。
..........................
(二)抗疫儿童诗歌的意象新变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构成因素,也是诗歌的灵魂和本质特征。诗人郑敏曾说过:“诗人的创作灵感与生命的敏感于经验都凝聚于意象之中”,意象之于诗歌,是主体生命般的存在。《尚书·虞书·舜典》有“歌咏言,诗永志”之说,诗歌在于情志的表达,但是诗歌情志的表达往往并不是情感与思想直接的流露和灌输,而应该是在主观情感活动与客观物象的相互依托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意象”,进而言情说志的过程。在这样的诗歌创作中,意象对于诗歌主体性的建构有着巨大的作用。而儿童诗歌因为指向儿童而更具独特性,对于儿童诗歌的主体性构建上,儿童诗歌的情感描述和意境营造首要在于意象的捕捉和组合,意象对于诗歌主体的建构同样意义深刻,但是在意象组合的要求上,儿童诗歌需要更能为儿童所接受,这便是其艺术表现上的独特性。因此,儿童诗歌以简约、凝练且具有童趣的风格,以意象的选择与组合,表达着诗歌的主体情感与思想。
1.悲情之下诗歌意象的更新
儿童诗歌随着儿童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性“发现”而逐渐得到独立的发展,百年来,诗人们在给儿童文学史留下了他们艺术体验与情感记忆的同时,也塑造了很多经典的儿童诗歌意象。从冰心小诗中的海、玫瑰花、绿叶、蜘等意象,到叶圣陶的弯月、小船、星星、蓝天等意象,再到金波的雪人、萤火虫、白天鹅、红蜻蜓……在儿童诗歌发展的过程,这些儿童意象的塑造逐渐丰富。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下社会的复杂化,儿童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也充满着越来越多的元素,这促使儿童诗歌寻找各种符合现代儿童需要的诗歌意象进行多样的情感表达,以更全面、真切的关照现代化社会中的儿童,日常生活化、分散化的情感表达成为儿童诗歌意象承担的主要内容。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儿童诗歌创作近十几年来较为边缘化的原因之一,日常化的生活中,儿童诗歌情感的表达变得琐碎、分散,儿童诗歌意象的主观情感表达不够深刻、不够集中,使得儿童诗歌创作无法突破时代的屏障,塑造不出更典型的儿童诗歌意象。然而“家国不幸诗家幸”,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们的生命和生活,给这个国家,给我们的地球带来了深深的伤害,但也悄无声息的给儿童诗歌意象带来了摆脱诗歌意象干瘪这一困境的希望。可以说,这是以人们的“血泪”与“牺牲”唤醒了儿童诗歌意象新的生命力。诗歌创作者们在对疫情下的儿童进行关怀、慰藉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次诗歌意象的突破与更新。先前诗歌中少见而有分散的诗歌意象大量出现,如天使、逆行者、钟南山、蝙蝠、穿山甲、口罩、病毒、樱花、太阳等等。围绕着如此众多的意象,抗疫儿童诗歌或是抒发对抗疫者的赞颂之情,或是流露着疫情带来的悲情之痛,或是表现着人与自然的反思之念,或是表达抗疫必胜的信念,或祈祷,或祝福。
...............................

三、抗疫儿童诗歌的审美价值表现及审美反思
(一)抗疫儿童诗歌审美价值的表现
1.体味儿童诗歌语言的象征色彩
语言是诗歌一切表达的重要载体,诗歌语言较之于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其语言显得凝练、简洁有节奏感,那么儿童诗歌的语言在此基础上又多了一分稚气和童趣,这是基于儿童具体的形象思维和认知心理的需要,由此儿童诗歌在语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质。在抗疫儿童诗歌的文本创作中,由于抗疫儿童诗歌是疫情下的产物,是一种对苦难中孩子的身心“救赎”,面对孩子,将灾难下的生活现实进行儿童化的表现和表达,抗疫儿童诗歌要用真实的情感反映疫情下的诸多情感,但这种反映是面向孩子的表达,灾难中的诸多情感意味的表达要考量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例如死亡与生存的情感体验与表达等,因此抗疫儿童诗歌文本在其情感的表达中充分的运用着丰富的、儿童喜于接受的象征世界,呈现出其独特的审美性。
在抗疫儿童诗歌中这种象征世界,首先在于创作者通过切合情感的意象选择,通过象征的手法使其具有象征意义。在抗疫儿童的意象新变一节中,笔者提到了诸多意向,这些意象不仅切近疫情现实,而且在疫情带给人们的悲情共鸣中显得尤为集中。而在这些诗歌意象中,一些意向通过作者象征手法的使用,在疫情之下有了新的象征意义。

2.儿童成长的精神气质涵养

 .................................... 

文学论文参考

...............................
结语
总的来说,从抗疫儿童诗歌概观来看,抗疫儿童诗歌继承着中国先祖正视灾难的文化传统,也映衬着抗疫疫情的现实磨难,在灾难中以儿童诗歌的形式参与着疫情的抗击,抗疫儿童诗歌也在社性参与空前增强的“抗疫文学”创作氛围中得以发展。相比于大概念的“抗疫文学”,抗疫儿童诗歌有着对疫情中儿童的特殊关照,尽力驱赶着孩子们头顶的阴霾。从科普防疫、英雄塑造、树立信念、亲情教育等多个诗歌主题,用作品给予孩子们身心的慰藉,在这样的情况下,抗疫儿童诗歌的发展在意象、情感意识的表达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发展,这无疑使得抗疫儿童诗歌有了新的带有主体性的发展契机。但是,不得不说,抗疫儿童诗歌在疫情持续的环境里,在全民抗疫的复杂环境里,难免存在着问题,有着自身的发展局限。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记时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回顾过往,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儿童的“发现”,每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因为历史文化的传承,更因为灾难中那些苦难的孩子,儿童诗歌借诗歌之体也成为儿童文学关照儿童不曾缺席的“急先锋”,但这些儿童诗歌虽造就一片繁荣景象,但其作品也是参差不齐。新冠疫情之下,抗疫儿童诗歌的创作也是如此。目前,自疫情出现至今已近三年,虽然疫情已经过了最“疯狂”的阶段,但国外依旧严重,国内依旧反弹,离结束之日还很远。抗疫儿童诗歌在激情中被大量创作,但随着人们情绪的“疲倦”和“回落”,抗疫儿童诗歌的发展之路也引人深思,抗疫文学的发展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略)

本文收集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关闭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