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的现状与培育思考

论文堡 日期:2023-09-16 20:52:10 点击:112

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笔者认为劳动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全面发展离不开劳动素养的提升。近些年,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不断出台,劳动教育地位也逐渐升高,但不同地区的政策落实仍存在较大差异,在一些教育发展落后地区,劳动教育仍然难以落地生根,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一、小学生劳动素养概述
(一)小学生劳动素养的结构要素
构建小学生劳动素养结构体系是本研究的关键,既为后续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编制提供理论依托,也为探寻小学生劳动素养培育路径提供重要支撑。
1.小学生劳动素养结构要素的确立依据
自《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颁布以来,国家系列文件对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课程等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其中《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更是明确将劳动素养划分为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与品质,为劳动素养内涵结构研究提供了方向性保障。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学术界对劳动素养内涵结构研究日盛。本研究通过整理与归纳近年国内关于劳动素养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尝试建构小学生劳动素养的结构框架。

教育论文怎么写

................................
(二)小学生劳动素养的主要特征
1.可塑性
小学生认知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最初概括性地认识事物整体,到细微性地感知事物的每个部分,小学生还不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注意力不持久、不稳定是该阶段学生认知发展的显著特点。因而,在劳动过程中学生的劳动认知与行为会根据劳动环境以及劳动方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可以说该阶段学生的劳动素养发展具有可塑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具有阶段性以及不完整性,在以往生活劳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对一些劳动行为、劳动知识产生一定的心理认知以及价值导向。但这种认知与观念是不完整、不系统的,它会随着劳动频率的增加以及外界教育环境的改变而逐步发展完善。因而,学生的劳动素养具有可塑性、可培育性。此外,随着小学生的不断成长,他们的情感态度逐步趋于稳定,情感体会日趋丰富,对劳动教育中的情感升华方面的要求也更为迫切。这也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及时给予正确劳动情感引导,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积极参与劳动的价值观念,如此才能形成优秀的劳动精神美德。因而,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需要教育者共同塑造。
2.综合性
综合性是劳动素养的根本属性,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是知识、技能、情感、品质同向而行,共同成长的结果。
在观念方面,小学生已经初步形成自身独立的劳动观念。小学阶段学生记忆力与注意力不断发展,不仅能全面地感知事物的整体,同时还能注意到每一个具体部分。虽然注意力的稳定性与持久性方面还存在问题,但已经能够根据自身兴趣来做出行为上的调整。因此,该阶段学生对劳动的内涵以及价值意义方面具备基本的认知,劳动价值观已经初步萌芽。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能够萌发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劳动参与态度。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情感敏感性逐步增强,在参与劳动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的增长,同时还能在劳动中体会快乐、感受劳动价值,因此很容易形成正面的劳动情感与态度。
..............................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
1.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1)调查目的
本研究在所选定的绥化市j小学开展调查,通过发放问卷、整理分析问卷结果初步了解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现状以及学校、家庭劳动教育实施情况,并结合对j小学具有代表性的若干教师、家长、学生的相关访谈,归纳概括出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现存问题以及相关原因。此次调查分析为探析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路径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也为小学生劳动素养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2)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黑龙江省绥化市j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为主要调查对象,j小学为黑龙江省首批公办学校,办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是绥化市优秀小学的典型代表。此外,由于本研究选定的学校所处城市小学学制为五年制,所以在问卷调查对象上分别在四年与五年中随机选取四个班级发放问卷调查,并选取四名教师、五名家长以及四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调查问卷共发放320份,回收306份,有效率为95.6%。

教育论文怎么写

..............................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现状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1.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各维度均值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此全面了解学生劳动素养发展总体水平。

教育论文参考

根据表2.11的数据显示,j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的总分值为3.96,如果将4.00视为中等与良好的分界线,那么3.50-4.00为中、4.00-4.50为良、4.50-5.00为优,而3.50以下则为不合格。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被调查的j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劳动素养水平有待加强。在各维度上,劳动观念领域得分最高,平均得分4.03;其次是劳动精神领域,平均分为3.99;此外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两者分值较为接近,分别为3.94与3.93。从当前数据来看,该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劳动观念发展水平最高且达到良好,其次是劳动精神趋近于良好,而劳动能力以及劳动习惯与品质处于中等水平。由此可见,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思想观念层面的素养发展较好,而在行为能力层面的素养发展则有待提高。
.........................................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现存问题
1.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观念片面化

........................
2.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相脱节

......................

四、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路径

(一)强化学校阵地责任,发挥学校教育引领作用
1.突出素养培育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论文参考

学校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承担起培育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的主要责任,发挥自身在素养培育中的优势。当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以及传统“重智轻劳”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小学在教学中一味强调分数、成绩,而忽视了劳动素养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当的教育理念使其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导向,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学校应该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劳动教育。
首先,学校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意义,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劳动素养的提高视为教育宗旨。当前社会发展步入新时代,新时代对人们的劳动形式、劳动方法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从时代需求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与独特本质,将劳动素养培育视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适当转变教育方式,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各育相融,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升劳动素养、增强劳动认识,同时还能助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身体健康、德行高尚、尚善尚美的新时代劳动者。
其次,学校要精准把握劳动教育培养目标,形成以素养为导向的劳动教育体系。劳动教育具有育人性,不是单纯的技能培养或者知识传递,而是要让学生全面理解劳动,正确认识劳动,形成积极参与劳动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促进自身德行、品质、能力等全面发展。换句话说,劳动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校只有树立正确的素养导向目标,才能调整好劳动教育的应然位置,实现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地。

2.注重劳动教育内容的生活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结语
劳动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全面发展离不开劳动素养的提升。近些年,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不断出台,劳动教育地位也逐渐升高,但不同地区的政策落实仍存在较大差异,在一些教育发展落后地区,劳动教育仍然难以落地生根,发挥出应有的效力。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学生劳动情感与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问题进行探讨,能够引起相关教育主体对小学劳动素养培育的重视,促使学校发现并反思自身劳动教育方面的问题,进而为学校、家庭、社会更好地落实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劳动素养提供思路。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与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绥化市j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整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但各维度、要素之间发展不均衡,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具体表现为学生劳动观念片面化;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相脱节;参与社会服务性劳动热情偏低;劳动意志薄弱;未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原因、寻找培育路径,并最终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培育路径。
由于笔者知识经验以及科研能力有限,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国外文献查找、阅读不足,关于国外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第二,调查范围有限,样本选取数量不足,本研究调查范围局限于j小学的四、五年级学生,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存在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会持续性关注小学高年级学生劳动素养的相关问题,加深劳动素养方面相关的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对于劳动素养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努力为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建议与对策。
参考文献(略)

本文收集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关闭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