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职称论文 > 职称论文精选

云南“三区”乡村教师职业生态现状调查及思考

论文堡 日期:2023-05-06 15:25:52 点击:196

本文是一篇职称论文,本文将云南省“三区”中52个偏远乡镇的乡村教师作为调查样本。调查采取问卷、软件分析和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发放范围主要覆盖云南省“三区”部分县(市、区)中的52个偏远乡镇,共回收电子问卷3 438份,其中有效问卷3 426份,有效率99.65%。
一、云南“三区”乡村教师职业生态存在的问题
(一)物质待遇相对差,横向比较差距大
“相对”指的是乡村教师工资收入因物价、房价上涨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导致的购买力下降,或因与其他行业特别是国家公务员行列相比而产生的工资收入偏低这一事实。此次调查数据显示:48.78%的乡村教师扣除五险一金后收入水平在5 000元及以下,这类乡村教师主要以中职职称、教龄在20年以下的正式编制内教师、特岗教师及代课教师为主。35.47%的教师收入水平在6 000~7 000元,这部分以高级教师为主。收入水平在7 000~8 000元和8 000元以上的教师较少,分别占9.61%和5.34%。从整体来看,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相对低。虽在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就明文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但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云南省16个州市中乡村教师与公务员的收入差距仍比较大。在我们的调查样本中,觉得收入比公务员高的教师仅占0.37%,感觉和公务员差不多的占13.04%,而比公务员低的比例达到86.59%。

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乡村教师的各项补贴主要有:乡村教师生活补贴、乡镇补贴、艰苦地区津贴、独生子女费、教护龄津贴。在我们的调查样本中,35.33%的教师有乡村教师生活补贴,47.74%的教师有乡镇补贴,7.20%的教师有艰苦地区津贴,有班主任津贴的占5.55%,有交通补贴和购房补贴者分别占2.50%和0.64%。由此可见,乡村教师津贴发放项目比较单一,不同地区津贴发放标准不一,绝大部分地区只有一项,有的地区有两项或三项,而与农村条件紧密相关的其他项目如住房补贴、交通补贴、伙食补贴、通信补贴等多数没有。其次津贴数额少。如班主任津贴、教龄津贴、伙食补助与工资水平未同步增长。班主任津贴有的地方仅每月5元,且多数地方没有。伙食补贴方面,有位校长这样说:物价不断上涨,工资调整了多次,工资水平已经翻了很多倍,但回族职工补助仍按滇族联发〔1998〕9号文件8元/人/月的标准发放实施,实在不合理。
.....................................
(二)教学负担过重,工作量超负荷
由于乡村学校教师资源匮乏,在岗的教师多数身兼多职、教学负担较重。此次受访的教师中,从任教课程数量上来看,38.43%的教师上3~4门课程,10.42%的教师上5~6门课程,还有约3.90%的教师上7门及以上课程。承担5门课程以上教学工作的教师主要集中在村完小及教学点。
从表2中可看出,每周课时数在11~19节的教师居多,占41.68%,其次是20~29节的教师占38.18%,30节及以上的教师占15.47%,而周课时数在10节及以下教师仅占3.42%。从各类学校教师的周课时数来看,乡镇中心小学教师周课时量在11~19节的居多,占50.27%,其次是20~29节的教师占33.80%,30节及以上的教师占7.56%;而村完小和教学点20~29节的教师比例最高分别占42.39%和38.04%,其次是11~19节的教师分别占34.65%和36.68%,30节及以上的教师比例也分别高达21.36%和22.55%。可见,从乡镇中心小学到村完小或教学点,越是偏远的地方,教师的周课时量越大,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就越重。

除了常规教学外,乡村教师课后还要花很多时间来辅导学生。本次调查样本中,每周课后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管理学生时间在7小时及以下的教师占19.29%,在8~10小时者占38.82%,11小时及以上者占41.89%。从各类学校教师的课后辅导时间来看,乡镇中心小学课后辅导学生每周11小时及以上的教师占39.49%,其次是8~10小时的占36.95%,7小时及以下的占23.56%;于村完小和教学点而言,比例最高的也是11小时及以上的教师分别占44.57%和40.22%,其次是8~10小时的分别占40.34%和39.94%,7小时及以下的分别占15.09%和19.84%。可见,从乡镇中心小学到村完小,再到教学点,越是偏远的地方,教师担任的科目越多,周课时量也就越大,课外被占用来辅导学生的时间也越长。
............................
(三)职业成长空间小,发展缓慢
此次受访教师中,二级教师居多,占31.76%,其次是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分别占28.66%和27.47%,三级教师占6.51%,其他占5.40%,正高级教师少之又少,仅占0.20%。从各种职称在各类学校的分布来看,乡镇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所占比例较大,而村完小和教学点一级教师和二级教师比例居多。总体上看,高级教师比例较低,一级教师以上职称(含一级教师)所占比例约为56%,而村完小及教学点始终处于弱势。
调研过程中了解到,自高级教师取消名额限制后,目前高级教师评聘比过去几年容易多了,但是副科教师职称晋升难度仍较大,因为目前云南省乡村教师职称晋级更偏重于参加县统考科目的教学成绩。有教师说:职称晋级时,教学成绩占考核大头,担任统考科目如语文、数学、英语的教师难度不大,但是只担任音乐、体育、美术、科学教学的教师就吃亏了,因为这些科目不参加县统考,他们的教学成绩无法证明。乡村教师中任教副科教师评职称难,导致无人愿担任副科教学,加剧了乡村学校副科专任教师匮乏问题。
..............................
二、云南“三区”乡村教师职业生态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薄弱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县为主、省级统筹、中央支持”的教育财政模式,在实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背景下,教师工资收入与县域经济发展程度紧密相关。截至2020年,云南“三区”的88个县(市、区)虽已脱贫摘帽,但仍属于典型的“温饱财政”,部分贫困县财政能力较弱,让这些县份负担一部分教育财政势必会造成教育投入不足、教师福利待遇差等问题。我们了解到:目前云南省艰苦地区津贴实际发放金额在每人每月320~440元,高级教师440元,一级教师380元,二级和三级教师320元。由于项目单一、额度少、各地发放标准不一,各地乡村教师每月拿到的补贴总额也不一。此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50.09%的教师各项乡村教师补贴总额500元及以下,27.52%的教师补贴总额在501~999元,而补贴总额在1 000元及以上者占22.39%。自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以来,云南省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根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按照“以岗定补、在岗享有、离岗取消、实名发放、动态管理”的办法,实行乡村教师差别化生活补助,重点向条件艰苦地区、村完小及教学点倾斜,但是地方对政策的贯彻落实还是不到位,多数地方乡镇中心小学和村完小、教学点教师的补贴没有体现农村性,具有普惠性,这与政策中所强调的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异化补助的初衷相背离。
...........................
(二)编制管理制度不合理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小学教师根据学生人数配备,其中师生比城市为1∶19,县镇为1∶21,农村为1∶23。此教师核编标准,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乡村教育的不公平。因为该核定标准忽略了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山区学校比较分散,大多是全寄宿制或半寄宿制学校,教师除了上课还要照顾学生的饮食起居问题,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如某半寄宿制村完小有5名教师45个学生,五个班级,该校师生比为1∶9,远远大于国家规定的师生比(县城小学1∶21;农村小学1∶23),按照现阶段的编制政策很难再进行增编,而这五个班,每个班开设七八门课程,所以教师们只能包班上课,一个教师承担一个班级的所有科目教学,课外还要辅导学生学习。
由于受编制影响,乡村学校无法按学校实际需要补充教师,导致乡村教师学科结构明显失衡。语文、数学教师相对富余,而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副科专任教师很紧缺。乡镇小学基本专业对口,专科专教,有英语课,而村完小及教学点没有明显的专业性。相当一部分村完小英语、信息技术两门课程基本处于“悬挂状态”,音乐、体育、美术三门课程多数也由非专业教师兼任,教非所学现象普遍。此次调研样本中,表示教非所学的教师达31.64%。
...................................
三、云南“三区”乡村教师职业生态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适度调整现有的教育财政体制,确保提升乡村教师收入水平
在实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背景下,教师工资收入与县域经济发展程度紧密相关。部分贫困县财政能力较弱,势必会造成这些县份的教育投入不足、教师福利待遇差等问题。因此,我们认为适当提升教育经费统筹级别,将地方教育财政体制改为“以州(市)为主”,甚至“以省为主”,通过转移支付结构,加大乡村教育支持力度,实现教育均衡。其次也要完善乡村教师津贴制度。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分级设定乡村教师津贴标准,经济越落后、条件越艰苦的地区教师津贴越高,其额度不应是点缀性、象征性的,其性质应体现农村性而不是普惠性。在“同县域同待遇”的基础上,通过补贴、奖励等形式,确保乡村教师收入高于郊区、城市教师及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以稳定现有乡村教师队伍。
.....................................
(二)多元渠道拓宽乡村教师职业成长通道,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的政策,地方在执行这些政策时,应结合地方实际将倾斜政策细化到村完小和教学点这类乡村学校,针对在偏远乡村学校连续从教达到一定年限的教师,评职称时应不受岗位的限制可自动晋升高一级职称;评聘过程中,在同等条件下对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给予优先通过;对部分特别优秀的年轻教师可实行职称破格晋升制度,打破职称晋升的年限限制。让职称评聘的倾斜政策真正惠及乡村学校教师,使乡村学校教师享有与城镇学校教师同等甚至更多的职称晋升机会,确保乡村学校各类职称比例不低于镇区、城区学校。其次,职称评聘过程中,在以乡村教师工作实绩为导向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科教师工作内容的差异来设立主科、副科教师的职称评聘标准。挖掘能够证明副科教师工作实绩或体现学科专业特质的评价标准,如对副科教师可根据工作岗位实际,放宽学历、降低荣誉层次要求,把副科教师在乡村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的作用纳入评聘标准,避免副科教师在职称评聘时遭遇政策上的不公平待遇,构建多数乡村教师可达的职称评聘标准。对那些无法在短时间内晋升职称的乡村年轻教师,也可通过承担学校管理工作的方式获得适合的管理岗位。这样可拓宽年轻乡村教师的职业上升通道,增强年轻乡村教师的职业获得感与幸福感。
...............................
(三)关注乡村教师的身心健康,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
定期对乡村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乡村教师享受与城镇教师同等的医疗卫生服务待遇,同时加大重大疾病保险方面的保障力度,使乡村教师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乡村教育。同时,建立乡村教师心理干预机制。以学区为单位建立心理辅导中心,组织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定期给乡村教师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对乡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监控,并对其进行教育性和预防性的心理干预,使乡村教师了解心理健康或亚健康的表现,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准确认识自我、调整自我。适时组织开展可缓解乡村教师工作、生活压力的各种活动,使乡村教师舒心从教。
............................
(四)创新编制管理,提高乡村学校教师编制的使用效益
核定教职工编制时,优先保障乡村学校师资需求,对边远民族地区、寄宿制、教学点多等管理任务重的乡村学校,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并适当增加编制,切实落实对边远地区学校的师资倾斜政策。可根据当地乡村教育需求,多渠道储备乡村教师,在乡镇中心小学招聘未就业的毕业生、退休教师、志愿者等多层次人才储备师资,通过盘活存量、增加现量、临时调整等方式,确保可及时为乡(镇)各级学校外出培训、研修、休假的教师补岗。针对乡村学校音、体、美教师匮乏问题,建议赋予乡村学校自主权,使乡村学校能够聘用民间符合条件的音、体、美的专业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让民间人士进校园、进课堂。
....................................
(五)完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让乡村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
首先,构建融于乡土文化的荣誉评价标准,让荣誉评选政策具有足够的“草根性”。关照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工作外部环境生态的特殊性,构建多层次、多种类、专业性强且呈阶梯式的教师荣誉称号系统,如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或政府中某些非教育行政部门对在教学、科研、师德、学生管理、村落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领域有突出贡献者授予荣誉。为规避荣誉评选标准原则化,评价内容应关注教师的学科业绩,考察其对学生学习、成长的正面影响;评价方式应摆脱唯文本倾向,尊重实地调查结果;评价主体应多元化,有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乡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声音,使政策具有足够的“草根性”。其次,对获誉乡村教师要加大荣誉表彰和宣传力度。一方面利用媒介机构对获誉教师的表彰仪式及感人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另一方面,可在省级层面、市级层面或按滇东、滇南、滇西等片区定期举行类似“最美乡村教师”的公开庆典活动,邀请获誉教师现场讲述个人事迹并在平台上及时推送。让更多的人认可、鼓励、支持更多的乡村教师在乡村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目前乡村教师的荣誉奖励主要有物质奖励(加薪和奖金)和精神奖励(奖状、给予荣誉称号)。我们认为乡村教师荣誉奖励方式应多元化,加入人文关怀元素。古代对获誉乡村教师有“免子孙或胞弟侄学费。以年功不同,可免学费的子孙弟侄人数与免学费的范围也有所不同”的待遇。现代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也应让获誉教师家属共享乡村教师的荣誉成果,如为获誉乡村教师颁奖时,让家属一同接受表彰,或设置专项的“家属奖”,或为无收入的家属提供工作机会、让获誉教师子女在升学上可享受优惠招生政策,在乡村教师招考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获誉乡村教师子女,让获誉教师家属共享荣誉成果。
参考文献(略)

本文收集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关闭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