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 论文列表:
  • 摘要: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笔者在对底层“非虚构”文学的研究过程中,笔者以新世纪以后女性作家的叙述视角为切入点,试图从创作背景、叙述内容、女作家的性别立场、叙述策略以及价值与局限等方面对其进行总体把握,力求达到对新世纪以后女性作家笔下的底层“非虚构”文学的整体性解读。第一章从“虚构”到“非虚构”:女性底层文学的创作转变第一节“公共言说”的内在转向女性作家寻求在公共话语空间进行自由言说的可能在中国已有近百年...

  • 时间:2023/9/15 20:42:33 点击:345
  • 摘要: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笔者认为戈麦的诗歌展示了平凡生命各式各样的生存状态,他以诗人的敏锐嗅觉探知生命于平凡之中的哀、乐,沉、浮,准确把握了对生命的整体感知,可以说,这些诗篇浸透着戈麦独具个性的生命沉思,散发着浓郁的生命意识。第1章绪论1.1选题依据文学论文怎么写?生命意识成为文学作品诠释研究的介入视角,在中国始于1987年,学者张未民的《新时期小说的生命意识》首次将“生命意识”作为文学研究的介入视角...

  • 时间:2023/9/7 20:43:14 点击:353
  • 摘要:   摘要: 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创新的主体是“观念人力资本”即企业家阶层, 而其形成与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创新精神具有内在的渊源关系。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型新构想, 开创性地提出了“观念人力资本”的概念, 而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是“观念人力资本”形成的源泉。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创新; 企业家精神; 观念人力资本。  一、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一个在企业家的主导下不断创新的过...

  • 时间:2023/8/10 21:48:01 点击:379
  • 摘要:   摘 要:春秋战国,儒墨颉颃,百家争鸣。即使是在《墨子》兴盛一时的战国,《墨子》研究亦未完全脱离援墨注儒的藩篱。儒学为宗,《墨子》绝而不息,牢固的儒家正统观念更使得后世的《墨子》研究者很难跳出援墨注儒的窠臼。以致于后世学者立足儒家学说,看墨必提儒、说墨必比儒,赞墨必赞儒。  关键词:《墨子》;援墨注儒;儒墨关系  《墨子》研究,渊源流长。李光辉认为,关于《墨子》的评说及研究在战国就开始了。豪舍尓...

  • 时间:2023/8/10 21:46:00 点击:398
  • 摘要:   一、引言  认知诗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认知诗学不仅在文学文本解读方面具有极强的阐释力,在文学的本质和功用等文学的重要理论问题的探讨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认知诗学是认知科学与诗学相结合的产物,其借鉴了认知科学的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具有牢固的理论基础和充分的阐释力。目前,认知诗学虽然仍是一门前沿学科,却有了重要的学科地位,可以为其他...

  • 时间:2023/7/8 13:46:26 点击:357
  • 摘要:   金代开始出现覆实司这一机构,职责为审查核实建筑用材与工匠价钱(1237),而后元代继承并有所发展。但《元史》中关于覆实司的记载,在机构沿革与职责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就前者而言,一是罢废经过不明,使人对其发展不明就里;二是品秩不一,既有正五品,又有从五品;三是记载不全。就后者而言则是职责变化不清。笔者希冀借助其他文献如《经世大典》及《元典章》等相关资料,尝试对以上问题做讨论梳理,并对其他问题稍作涉...

  • 时间:2023/7/8 13:44:38 点击:361
  • 摘要:   一.引言  庄子关于自由问题比较集中地论述于《逍遥游》一篇。何谓“逍遥”?魏晋玄学家郭象认为“逍遥”是:“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郭象认为庄子的“逍遥”是指万物虽然形体的大小、觉悟的高低不同,但只要每个个体能够顺其本性、安于本命,便是逍遥。依照郭象的观点来看,万物的存在样式千差万别,因而一物与另一物也就缺乏了可比性,某物能否做到...

  • 时间:2023/6/27 16:36:22 点击:365
  • 摘要:   新时期以来古代文学研究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新的文体学理论介入后为开拓古代文学研究所创造的新天地。可以说文体学无论在新的理念、新的视角与新的方法上,还是新的领域拓展方面都起着革新、催化与推进作用。现当代学界于文体学研究一直存在着西方语言文体学层面与中国传统文体学层面两种平行式的研究。前一种主要是随着20世纪初文言语体形式的衰落和西学东进,以语言学为核心内容的西方现代文体学涌入...

  • 时间:2023/6/27 16:32:16 点击:386
  • 摘要:   一、简介  欧阳修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成就卓然的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他不但对宋朝政局及制度改革做出巨大贡献,更对宋代文坛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欧阳修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便是他被贬期间的代表作。相比较于为人尽知的滁州、青州等地,颍州也是欧阳修被贬仕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欧阳修一生与颍州结下了不解情缘,曾五次至颍,他的壮年、中年、老年这三个阶段均与颍州有着紧密的联...

  • 时间:2023/5/25 14:52:23 点击:511
  • 摘要:   想要通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来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首先要对人文精神的内涵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对人类整个族群进行思考的精神,它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对自身进行审视、检验、思索的一种方式。它代表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有助于提升其历史人文素养,进行自我反省与检验,对社会的文明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发挥古代文学育人功能,进行人文精神培养  ...

  • 时间:2023/5/25 14:49:54 点击:416
  • 摘要:   松树和柏树都是植物中的普通品种,但是松柏在寒冷的冬天依然可以保持一抹绿色,枝干始终坚挺,并不会为寒冬所屈服,因此,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众多文人寄情于松柏,通过其传递出某些思想。在长期的运用当中,松柏逐渐成为坚韧、不屈的代名词,文人也多用松柏“咏志”。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运用松柏题材的作品非常多,且质量很高,很多作品都被后世广为传诵。  一、古代文学中松柏题材与意象繁荣的原因  在我国古...

  • 时间:2023/5/13 12:14:25 点击:389
  • 摘要:   在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各地高校各个专业正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中文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中国古代文学是开展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加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既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又能有效地推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具有显著的建设效益。  由于各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不同,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式方法也就多种多样了。具体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可从各个教学环节中去设计与改革。以...

  • 时间:2023/5/13 12:13:31 点击:369
  • 摘要: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对于茶文化都十分推崇,品茶养性也成为了一种高格调、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古代文人雅士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也都与茶相伴,茶文化和文学之间已经形成了深刻的内在联系。在很多古代典籍当中,对于茶和茶文化都有很多记载。因此对于茶文化的溯源和发展轨迹的追寻,也可以从文学作品的角度着手。无论是唐宋还是明清,在文学作品中都有着深刻的茶文化体现,由此也凸显了茶文化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 时间:2023/5/9 23:17:31 点击:379
  • 摘要: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与之伴随,对文学的研究与评论也有悠久的历史,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晚清民国时期,西方学术思想大量涌入,引起了学术研究范式的转变。由于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东西方的学术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差异,这使得处于此一时期的中国学者既能够传承固有的中国学术,又能吸收借鉴西方学术方法,形成了继乾嘉之后中国学术的又一个高峰,他们的思想与学术直到今日...

  • 时间:2023/5/9 23:15:55 点击:381
  • 摘要:   前言  儒家在春秋末年由孔丘首先创设。可以说,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先师,是儒家思想的领袖。在其之后,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颐,朱熹等人为丰富儒家思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至今。但是,随着历史时期发展的演变,以及各个阶层统治需求,儒家思想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笔者针对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在这一过程中的发展演化,详细探讨儒家体育思想发展的条理思路,进而分析考察各个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的发...

  • 时间:2023/5/9 23:11:50 点击:397
关闭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