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论文:日语中表示四季的季节词与日本文化性

本文是一篇日语论文范文!日本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季分明。花草植物丛生,花鸟鱼虫繁盛。古人看重季节,遵从时序。
中国最早的岁时记,是成书于6世纪的《荆楚岁时记》,于奈良时代传到日本。日本最早的岁时记,《日本岁时记》,为贝原益轩所著,成书于1688年。1872年日本引进太阳历,成书于1874年的《俳谐贝合》是首部根据阳历撰写的岁时记,同时,在该书中除了设立春夏秋冬四部以外,又增设的新年部。
关于季节词的研究并不多见。例如,王秋菊、陈永岐(2002)“日语中的季节词”一文,诠释了七个季节词。王秋菊、陈永岐(2002)“日本俳句赏析”一文,分析了赏析俳句时,注重理解季节词的重要性。陈岩(2008)在“冷雨·寒风·枯野的情趣—从日本俳句几个冬季季语谈起”一文中,结合俳句分析了几个冬天的季节词。
笔者在本稿中,将要考查表示春、夏、秋、冬、新年的季节词(50个),探讨其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一、日语中表示春季的季节词与日本文化
笔者在本部分将要考察10个表示春季的季节词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1、闹猫(nekonokoi)
闹猫,指的是初春猫的交尾期。是早春的季语,俳句赞美的是其春之情趣。
文人喜欢咏猫。藤原定家在《北条五代记》咏道:“真想抛却理性与伦理,像野猫一样放声求爱”。小西来山的俳句更是别致新奇,“两只有胡子的猫,却在谈恋爱”。
2、初春的强风(haruitiban)
“春一番”指的是立春与春分之间第一次刮的强偏南风。据说这个词来源于一次海难。中村草田男的俳句“春风正如少女声,千吹万吹任不停”,石田波郷的俳句“闻得春风起,尸魂随之去”出现以后,其中的季语开始普及。
3、女儿节(hinamaturi)
三月三日,有女孩的家庭,设偶人坛装饰玩偶,祝贺女孩的幸福和成长。也称为桃花节,人们相信桃子能驱除邪气制服百鬼。
4、莺(uguisu)
日本人喜欢莺的叫声。“梅花配黄莺”即是相得益彰的意思,在诗歌与绘画中会同时出现。
5、樱花(sakura)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在古代“花”指的就是樱花。本居宣长吟咏樱花的和歌“如果问什么是宝岛的大和心?那就是旭日中飘香的山樱花”,受到赞赏,因此产生了樱花就是日本精神的象征。
6、蝴蝶(tyoutyou)
蝴蝶最早是在《怀风藻》中出现,纪古麻吕的“柳絮未飞蝶先舞,梅芳犹迟花早临”,日本人喜欢中国诗文,也就开始喜欢其中的蝴蝶。在日语中,用量词“头”来数蝴蝶。
7、油菜花(nanohana)
油菜花是春天田园风景的代表之一。与谢芜村的俳句“暮春三月菜花黄,东边月出西残阳”是很有名的。
8、惊蛰(启蛰)(keititu)
原来写作“启蛰”,为了避讳,而写成“惊蛰”。在二十四节气中,中日只有一个名称不同,既是中国使用“惊蛰”,日本使用“启蛰”。
9、秋千(buranko)
秋千,是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深夜,年轻女子或男子,在公园中独自荡秋千,作为孤寂的象征,经常在电影或电视剧中出现。
10、蛙(kaeru)
松尾芭蕉的俳句“古池呀,青蛙跳入水声响”,脍炙人口。小林一茶的俳句“瘦青蛙,不能输,这里有我一茶”别有韵味。
二、日语中表示夏季的季节词与日本文化
笔者在本部分将要考察13个表示夏季的季节词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1、薰风(kazekaorugogatu)
“薰风五月”,是一个惯用句。例如凡兆的俳句“晚饭玉筋鱼,薰风来相伴。”
松尾芭蕉的题为《谒丈山之像》的俳句,“薰风拂煦中坦胸露背吾先生”,描写了薰风拂煦中,丈山超凡脱俗的形象。
2、杜鹃(hototogisu)
镰仓初期的禅僧道元的和歌,“春花秋月杜鹃夏,白雪皑皑寒意加”,一语道出一年四季之不可替代的情趣。
江户后期的松浦静山(1760-1811,随笔家,著《甲子夜话》)用“不鸣杜鹃”表现了掌权人的性格。“不鸣,杀死你,杜鹃”,表现了织田信长的性急和难以取悦。“不鸣,想方设法叫你鸣,杜鹃”,表现了丰臣秀吉是一个好奇心旺盛的骗子。“不鸣,等到你鸣叫,杜鹃”,表现了德川家康超强的忍耐力。
3、梅雨(tuyu)
“梅雨不断下,大河水涨高,对面三两家”是与谢芜村的俳句,大自然的强悍与弱小的人造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绘画式的表现中充满了紧张感。
4、祭礼(maturi)
在进行祭礼的时候,一般出现神轿、花车、摊床,神轿与花车的出行是神社之神佛的交通工具或化身漫步街道,而街道两旁出摊床是为了招待神佛而进行的热闹的集会活动。
祭礼具有严肃的场面和热闹的场面的两面性,严肃的场面要求比平时更要严格遵守秩序,热闹场面时,会宽容一些越轨行为。
5、烟火(hanabi)
“烟火”是夏季的季节词。日本的烟火种类丰富,大体分为“柳”、“蝶”、“牡丹”、“菊”等等,其中能开4个花的“三重芯变化菊”,最为精巧。
参考文献(略)
本文收集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