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法学论文 > 法学论文

世界文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精选

论文堡 日期:2023-11-22 19:06:39 点击:101
本文是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写清楚。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论文堡为大家推荐一篇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
 
一、研究背景
 
徐訏的小说曾经在 20 世纪 40 年代的大后方风靡一时,《风萧萧》被列为“全国畅销书之首”,1943 年也因而被称为“徐訏年”.但是长期以来,徐訏并没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占据一席之地,一直到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徐訏才逐渐被“发现”,浮出了历史地表。他的艺术造诣和文学史境遇形成了比较大的反差。为何这样一位颇具艺术想象力和思想洞察力的作家,遭到文学史长期冷遇乃至于成为主流之外的边缘人物呢?这里面可能隐含了太多的审美误读与价值隔膜的因素。当然,意识形态化的统御依然是不可规避的缘由。由于个人偏好,我长时期在徐訏的文学世界之中驻足逡巡。久而久之,为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性所震慑,为其能在集体喧哗年代而坚守独立精神而叹服,更为他能够始终与世界文学相接洽而欢欣。不可否认的是,徐訏留学法国的经历给他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文学思想、审美观念、艺术形式均受到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从仅有的几部专着来看,这方面的研究却不是很多。包括吴义勤在内的几本有影响力的着作,从不同侧面探讨徐訏文学世界的独特性,但是从存在主义、浪漫美学和审美救赎等角度论析的较少。
本论文试图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与徐訏文学世界内在融合的角度,梳理探讨二者之间的接受关系,深入阐释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在思想主题等方面如何深切地影响了徐訏的文学创作,论析其美学表达的变异性和同质性。除了思考共性的因子之外,重点探讨徐訏小说的浪漫主义品格。徐訏处于中西文化背景之下,他如何能够吸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精髓,又融合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因子,在审美形象的创作中如何展示了天才般的创造力,这些都需要仔细推敲。徐訏的创作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又有哪些本质性的差异?他的精神心理与文化选择有着怎样的内在依托?这些问题将在论文中仔细探讨,试图既找到共性的一面,又反思其异质性差异。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力图清晰地勾勒出徐訏文学创作的复杂性、深刻性,也将逐步深化对徐訏的研究。除了思想主题之外,徐訏的文体特色、艺  术形式的巧妙运用等等,都值得进一步深入论析。对于上述问题的深入阐释,试图寻找一种自己满意的答案,就成为选择这个论题的依据所在。
当然,论述徐訏的小说艺术,须放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徐訏小说创作呈现出浪漫主义特色。从根源上讲,浪漫主义源于对现代文化的批判性反思。
在人类生活的古典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同质世界。就古希腊社会而言,内在生活与外在诉求、超验存在与经验渴望是统一的。实际上古希腊悲剧的出现,已经预示着人类曾经拥有的完整性的丧失。无论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抑或是被命运放逐的俄狄浦斯王,都强调被命运或者生活所束缚的人。即便有着更大抗争,实际上某种定数是不可逃避的。唯有直面肉体的短暂性和存在的悲剧性,才可能获得生命的本质意义。柏拉图的《理想国》,一再认为只有少数智者才可能把握世界的本质,可能获得对理念的观照,而一般人则只能活在虚妄之中。此时的哲学已经具有“乡愁”特色,及如何才能真正“归家”,何处能重新找到那种超验的完整性和绝对的总体性。柏拉图哲学后,基督教文化兴起,中世纪文化强调无可救赎的罪孽,天国降临以及自我救赎,通过上帝、末日审判以及弥赛亚弥补了人与世界的断裂,创造出了彼岸救赎的精神家园。在中世纪人的心目中,人站在世界的中心,对上帝的理解就是对自己存在本身的理解,每一种认识活动都是以上帝为参照形成的,一切知识皆是植根于神性的知识。但是现代科学的发展,西方人文主义的神话,实际上在无形地摧毁着终极的原则、神性的信靠。人文主义的核心要义就是以人取代神,为地球确立一种新的秩序,将人类以往依赖的神性力量抛弃,以此建立自由和幸福的新生活。莎士比亚敏锐地意识到了这种所谓文艺复兴的本质。在悲剧《哈姆雷特》中,快乐的王子因为家庭变故陷入忧郁之中。至于杀父之仇、报仇之恨并不是这部作品的主题,而是那种幽灵般的致命力量,这是贯穿于全剧之中的美杜莎的威力。他内心里深深被死神所威慑,对生之眷恋,对死之未知,造就了哈姆雷特命题深刻的思想性。哈姆雷特最终还是决定拥抱死神,在他痛彻心扉的叹息中,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只能在死亡中寻觅。莎翁的戏剧是真正揭示时代症结的艺术巨作,提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一旦神隐逸了,如何治愈内心的绝望。这部作品提出了现代性的命题:死亡崇拜。这无疑也是现代艺术的核心主题。启蒙运动认为宗教是套在人性上的枷锁。这场运动以批判的智性为主导性目标,将非理性的价值观驱除。它的目的不再是上帝的爱与信靠之道,而是将人性从昔日先验的架构中解放出来。
 
二、研究现状
 
徐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批评界习惯于用“鬼才”、“全才”来称呼他,由此可以看到其非同凡响的艺术创作才能。对于徐訏研究现状的分析,笔者拟从两个方面予以归纳总结,并着重从微观研究视角和宏观研究方法上爬梳论析,对徐訏的整体研究现状予以清晰地勾勒和客观地评价。
1. 中国大陆的徐訏研究
徐訏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2012 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徐訏文集》16 卷,此前,台湾正中书局也印行过 15 卷本的《徐訏全集》。由于徐訏独特的美学构塑力和艺术想象力,他的作品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都拥有大量的读者。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文,在海外也有为数不少的读者群。
徐訏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来赴法国留学,获得了巴黎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独特的学历背景和学科特点,给徐訏带来了深厚的文化资源和异质性的文学想象。特别是留法的人生经历,给徐訏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资源。他的创造肇始于抗战年代。尤其在抗战八股盛行的文化空气中,徐訏独辟蹊径,以人性探索和自由想象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立足点,难能可贵地彰显了独立自由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与抗战时期的“时代精神”相异趣,呈现出极富个人化的艺术图谱。
从 1940 年代起,大陆学界便已出现对徐訏褒贬不一的评价,但 1950 至 1960年代,由于政治因素的拘囿,学界对徐訏的创作一直讳莫如深,迨至 1980 年代徐訏研究才逐渐“浮出地表”.近年来,诸多研究者逐渐摆脱出了偏狭文学史观的束缚,对徐訏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他们分别从流派归属、创作方法、中西影响、多学科视角等维度对徐訏作品进行了阐释。回溯大陆学界对徐訏作品的研究历程,其研究特征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1949 年之前,部分评论者曾把徐訏与“鸳鸯蝴蝶派”相提并论。早在1936 年赴法留学期间,徐訏便开始创作成名作《鬼恋》;归国后相继完成《荒谬的英法海峡》、《吉普赛的诱惑》、《精神病患者的悲歌》等中篇,皆引发不小的轰动效应;1943 年,他的《风萧萧》开始在《扫荡报》上连载,一纸风行,至此徐訏在文坛可谓声名大噪。尽管当时的评论界对
其评价褒贬不一,但大体上首肯其诡谲奇丽、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以时间顺序观之,较早的评论是程帆刊登在《微波》第 1 卷第 1 期(1944 年 8 月)的《鬼恋与人恋--关于徐訏着<鬼恋>的题材与主题》一文,其文褒扬了徐訏将鬼魅、情爱与革命三者互相交融的奇特艺术构思。随后《大公报》(1948 年 1 月)刊发了《论洋场才子的价值观--评徐訏的<风萧萧>》一文,该文细致剖析了《风萧萧》的思想意蕴,不但较早的留意到徐訏与海派都市文化之关联,而且指出其颇具十里洋场的才子之风。正当徐訏小说风头正健之时,部分评论者也开始站在严肃文学立场对其展开“攻势”.1948 年,“孟超、徐角、杨光明、范启新和王季等召开座谈会讨论徐訏的创作,并五人联名在天津《大公报》(1948 年 12 月 16、17 日)副刊‘大公园’里发表了题为《蝴蝶·梦·徐訏》的文章,从思想和技巧两方面对徐訏作品进行了相当激烈的批评”.该文认为徐訏的成就与“鸳鸯蝴蝶派”中的张恨水、包笑天等相去甚远,简直无法等量齐观。该文甚至大加挞伐《鬼恋》、《荒谬的英法海峡》等作,认为徐訏所谓的浪漫并不能彰显时代的足音,相反却充斥着逃避、厌世、自我麻醉与宿命论色彩。虽然“孟超等人从文学与现实生活关系的角度、从浪漫主义的本质对徐訏创作倾向的批评是犀利而深刻的,也相当准确地把握到徐訏作品的艺术特征。然而他们由于有着预设的价值立场,因此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徐訏作品神秘浪漫主义的独特美学意义。”
事实上,以流派史角度观之,把徐訏简单的归为“鸳鸯蝴蝶派”未免有失严谨。所谓“鸳鸯蝴蝶派”发轫于 20 世纪初的上海,该派别的早期作品多囿于“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的范围,便因此而得名,该派主要以《礼拜六》等杂志为依托,因而亦称“礼拜六派”,其代表作家有包笑天、周瘦娟、张恨水等。众所周知,“鸳鸯蝴蝶派”的作品从创作、出版到风行的过程中始终蕴含着一种商业策略,一方面无不极尽能事以谋求读者的感官刺激和情感陶醉,另一方面刻意迎合上海滩日益兴盛的大众文化和世俗趣味。当然,彼时徐訏编排了 20 多种“三思楼月书”,且风行一时的《风萧萧》也难逃老套的间谍故事模式。可以说,上海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和文学自身的嬗变也使得徐訏在雅俗之间游移,但值得注意的是,“依其内涵、技巧方法、叙事方式和商业策略,徐訏、无名氏作品显示出对‘新感觉派’、浪漫主义以及鸳鸯蝴蝶派的依重,由此形成了它的混交倾向。”
我们不得不承认,徐訏在 1930 至 1940 年代的作品确实沾染了“鸳鸯蝴蝶派”的些许特色,但那并不是他一成不变的风格,也不足以概括其整体风貌。其实,判别一个作家的流派归属有必要着眼于其整个创作历程,而他彼时的不成熟的杂糅风格只能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来看待罢了。
1980 年代,严家炎在《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 年版)中,把徐訏、无名氏定位为“后期浪漫派”,这一文学概念主要是比照以“创造社”为核心的“前期浪漫派”而言的。作为现代文学批评界重量级的人物,严家炎先生从艺术审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科学而严谨地论析了徐訏小说的美学价值,并认为该回归小说史的本来面目了。衡量小说的地位和价值应该从文本特质和艺术独创性出发,而不是意识形态化的狭隘立场。严家炎先生认为徐訏的小说创作集中体现在如下特点:“异国情调”、“离奇的故事情节”、“神秘色彩”、“具有浪漫化的抒情色调”等等。严家炎论析了徐訏小说的流派归属问题,增加了其小说在学理层面的辨识度。况且严着其立论之独到,论据之充分,引用资料之详实,后继学者虽多有援引,但无有出其右者。随后,朱德发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论纲》(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2 年版)中同样指出了徐訏的浪漫主义特质。
2. 台港及海外的徐訏研究
1950 年后,徐訏赴香港定居。先后在新加坡、香港等多所大学任教。直到1980 年去世。徐訏在港台拥有大量的读者,批评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以时序观之,香港作家李辉英率先对徐訏给予高度关注。李辉英曾是 1930 年代大陆名极一时的作家,后移居香港并在高校任教。他与徐訏有着相似的人生轨迹,因此作为历史见证者他对同行的评价也更为中肯。李辉英在描述抗战后小说时,将徐訏、无名氏的作品共同标举为除解放区和国统区之外的另外一派小说。虽然他指出徐訏之作大多耽美于传奇性而与抗战毫无关联,缺乏时代性,甚至对抗战起到了消极作用,但他仍客观地指出了《风萧萧》在艺术手法、情节模式和故事结构上的匠心独特,并认为那是一部现实主义之作,更是徐訏彼时的代表作。如今观之,意识形态化的解读或者价值强加,李辉英能够看到徐訏创作的殊异性和独特性,是值得肯定的。随后,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香港:邵明出版社 1980 年版)中对徐訏给予极高评价。他认为徐訏的文学创作可以和现代文学鼻祖级人物鲁迅相媲美,像徐訏这样的全才,完全可以和鲁迅、郭沫若相提并论。他从创作规模及具体文体样式考量,认为鲁迅只有中篇和短篇小说,而没有长篇小说创作。郭沫若虽然创作颇丰,但是集中在历史题材,而且无论从诗歌、小说、戏剧还是文学批评,内质都不能和徐訏相比较。司马长风从伟大作家应该具有长篇小说创作,而且从艺术想象力和美学维度上肯定了徐訏创作的价值。
 
三、研究思路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大陆学者对徐訏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越来越丰富的成果,但是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如何跨越藩篱,从微观延展到宏观,于语焉不详之处做更深更细的研究,是大陆研究者亟需关注的问题。相比较之下,台港学者有着自己的地缘优势,因此,进一步发掘徐訏晚年的轶文轶事和文学资料,破除政治偏见,深入研究徐訏的人与文,亦能为徐訏的研究增益养分。
 
四、提纲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法国浪漫主义文化与徐訏创作的内在精神关联
 
第一节 法国浪漫主义文化的内质特征
一、法国浪漫主义文化的心理面向
二、徐訏浪漫主义的生成基质
第二节 法国浪漫主义小说与徐訏小说的共通特性
一、法国十九世纪浪漫派小说的特性
二、徐訏小说的总体特质
 
第二章 徐訏小说创作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视域融合
 
第一节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美学谱系及特征
一、从《阿达拉》《勒内》到《柯丽娜》
二、超验·诡异·唯美
第二节 徐訏对法国浪漫主义美学精神的接受
一、死亡威胁与自由乌托邦
二、神性与人性的融合:梦幻海岛、阿拉伯海、吉普赛世界
三、异质性想象
四、“梦”中的真实人生
 
第三章 徐訏小说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存在主义”性向
 
第一节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存在主义”基质
一、“存在者”的心灵镜像
二、“抑郁”的“世纪末”情绪
第二节 徐訏小说的“存在主义”特征
一、遭遇“虚无”的存在
二、罪性渊薮与荒诞
三、《彼岸》《江湖行》:无根基的惶惑与流浪
四、善恶与主体选择:“存在者”的本体论之爱
 
第四章 徐訏小说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救赎”主题
 
第一节 法国浪漫小说的“救赎”特征
一、自然暴力与心灵冒险
二、审美救赎
第二节 徐訏小说的“救赎”特征
一、生死追问与孤独叙事
二、奇情奇恋的精致哲理
三、性灵之爱的神学奥义
四、主体“介入”:漂泊灵魂的救赎
 
第五章 徐訏浪漫艺术风格的博取杂揉
 
第一节 浪漫艺术形式的承继及创新
第二节 柏格森直觉主义手法的借鉴
第三节 现代派艺术手法的汲取
第四节 其它艺术手法的吸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五、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以比较诗学为主要手段,并结合与徐訏文学创作密切相关的存在主义哲学、精神分析哲学等分析方法,综合运用文化历史批评和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进行跨文化研究。
本论文从徐訏的小说创作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存在的交集入手,深入论析徐訏文学创作中存在的浪漫美学精神以及存在主义思想,并结合徐訏悲感浓烈的心智结构分析其审美救赎以及艺术手法上的多元性。在此基础上,将徐訏的文学创作纳入到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视野中,通过宏观的审视和微观的剖析,探讨徐訏艺术世界中崇尚艺术想象和神秘唯美的浪漫品格。在徐訏的小说创作中具有苍凉虚无的创作底蕴,他在小说中大量地描摹了生存的荒诞性、死亡与黑暗体验,将“恶”的世界本体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探讨存在焦虑及衍生的存在意义等问题。徐訏是一位深陷黑暗边缘而具有深邃生命体验的作家,在审美创作中思考自我救赎的关系,因此,在哲学语境与宗教语境对其探讨,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这些研究将拓展学界对徐訏的认识,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徐訏自身存在的深度。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徐訏是一位被误读和被忽视的作家,这与他的文学成就形成了比较大的反差。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是力图在中西文化融合与冲突的视野下,比较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徐訏创作的影响,从浪漫主义美学精神的观点来研究徐訏的小说创作。徐訏的心智结构明显具有自己独到的个性,他的哲学和心理学的学术素养使得他的内在深度不同于很多同时代的中国现代作家。从现有的研究看,运用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研究徐訏小说的论文往往限于分析个别的作品,没有很全面论述徐訏小说的“存在主义”的哲学主题,笔者所撰写的论文也算是对这方面研究的一种补充。在论文中笔者既分析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化、文学与徐訏小说视域的融合,还分析了艺术形式上的融合,争取在研究论析中有一点自己的心得。笔者在论文中还引进文化比较的视角来研究徐訏小说的创作,试图从文化的高度来透视徐訏小说的艺术世界,重在从哲学语境与生命语境出发,希望能够深入到文化层面来探求徐訏小说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类性价值。
 
六、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曹聚仁。文坛五十年[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2]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陈乃欣等。徐訏二三事[m].台北:尔雅出版社,1980.
[4]陈平原。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
[5]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6]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陈平原。现代学术史上的俗文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8]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9]陈时萍,王鹏飞,杨扬。海派文学[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
[10]陈旋波。时与光--20世纪中国文学史格局中的徐訏[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11]程光炜。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2]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3]范伯群,汤哲声,孔庆东。20世纪中国通俗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4]范文瑚。外国浪漫主义文学三十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关闭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