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硕士论文 > 护理论文

在职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怎么写?

论文堡 日期:2023-11-06 21:14:58 点击:74
论文是任何学位申请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再次之前开题报告是第一步,然而对于在职博士考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考生没有修满学分、论文不符合要求的话,是很难毕业的。本文由硕博论文网整理提供在职博士论文开题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学习。开题报告还没做,不深入讨论“博士如何做科研/写论文”这个话题,入门者会在逐渐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找到科研的感觉,掌握学科的研究范式,然后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与科研节奏,构建自己的科研工作模式。最好是多与同门、同专业、同院系的前辈做交流,可以实时了解本校/本院的规则、实情与动态,有助于顺利毕业。导师往往不能实时了解学院与学校在规则上的变化,因为规则影响顺利毕业,绝对打击科研热情。
关于开题报告则需要我们解答三个问题:我对“逻辑化的思维模式”的解读(主要围绕学术研究展开)
 
第一部分:关于开题报告
 
一般来讲,论文/课题的“优秀”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创新性、突破性与前沿性决定的。一个突破性的科研结果即使行文不那么漂亮、逻辑不那么清晰,只要模型、论证与结果没有错误,就是优秀甚至杰出的。如果是为了追求学校每年“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除非与前者重合,否则这个跨专业海选的“优秀”在学术上没有多大意义。
另外,“优秀”实在是不好定义且难以衡量的,与其追求一种空泛的标准和境界,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最基础的:合格。
理论上,我认为 “合格”至少指 ——
符合导师的要求: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学术计划、要求严格与否等因素有关。比如有的导师放任你在专业范围内做你想做的题目,有的给你指定方向,有的要你延续他的工作。有的要求严格,题目至少能发几篇sci/ei,有的没那么严格,工程/应用方案也行(一般工程/应用方案适合硕士)。搞清楚导师的底线与期望,这与延期与否关系很大。
符合学院与学校的要求:这二者一般是统一的,开题报告、中期汇报和毕业论文答辩是记录在册的,都会有统一格式的表格,以及对相应过程的要求。提前把程序与要求弄明白,免得遗漏一些手续/材料。我知道不少人总是事到临头问学院秘书,闹格式不符或者缺材料的乱子。
符合所发期刊/学术会议的要求:这个一般与学校与导师的要求是独立的,不冲突。最好提前研究清楚未来你想投稿的目标期刊的投稿须知,早早练习以学术界的正规格式写研究报告和paper。
符合其它要求:比如有的科研项目是公司资助的,公司可能会有专利权、实验生产以及商业化的要求。有的学生不是脱产的,原单位可能还会有特殊要求。
符合自己的要求:你对自己的定位,是否走科研之路,因为混博士的人不少,也能混出来。决定走科研学术之路的,最好选择可以一直延续做下去的方向,某些容易跨界的基础学科以及牛人不在此列。
先做到符合基本要求,再追求水平的提高;先做到满足开题、中期、答辩的基本条件(保证顺利毕业),再谈你的科研工作的延续性与长久性。
用我老板的话说:先搞清楚毕业的规则,在保证顺利毕业的基础上,追求学术成就。
其次,来说开题报告。
我认为开题报告更不需要用“优秀”来衡量。
事实上,如果开题委员会的专家问了你很多问题、给出你很多意见,对你而言是好事。当然,如果整个idea行不通,就是失败,意味着你必须要重新选题。但是正常情况下,导师是不会任由行不通的idea走到开题那一步的。中期换题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因为开题毕竟只是你的“科研计划”,是对“还没有人做过的课题或还没有人用过的方法”的一种构想,深入研究后发现此路不通是正常的。
有的课题相当具有挑战性和前沿性,在座专家也是持研究与观望态度的,建设性意见就多,反对通过开题的意见就少。如果是在座专家熟悉的领域而担心准备不足不能顺利通过开题,就要格外在增强“说服力”上下功夫。这不是说其它情况下不需要有强说服力——科研观点有越强的说服力越好,本处只是特指针对科研入门者的策略。
说服力的问题放到第二部分讨论。
关于开题报告的形成,题主@半相妨 其实已经理清了思路,总结如下——
 
做了哪些调研,最终定位在哪个open question 上 (方向)
这个open question 中,确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课题)
对这个topic做到何种程度/做出何种结果有什么预测(目的)
根据参考文献和已有知识,准备怎么研究(思路)
如何保证你的思路导向结果(方法与步骤)
那么开题报告,就是把以上内容具体、清晰的表达出来(这个其实很难的),接受你自己、导师和委员会的推敲。一般来讲,学校都有表格(题目、选题缘由、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思路与方法等等),按要求填写即可。这个模式就是帮你整理学术论文思路、构建论文结构与逻辑过程的 —— 这个过程也教你如何从“外部”“逻辑化”你的报告。
在开题结束之前,你至少要面对两个对象:导师和开题委员会。如果你不能将自己看了文献后有何收获、想做哪个课题、计划做到何种程度、目前有哪些思路、感觉哪些思路也可行等向导师表达清楚,他是没有办法指导你的。
我认为,入门者常犯的错误有——
文献阅读量远远不够(却觉得读了很多)
核心文献远远没有吃透(却以为彻底搞懂了)
只注重文献内容,而忽略了文献本身在理论体系构建、研究思路、逻辑的内在与形式表达上的可学习性
抱怨导师给的指导不够或者导师的指导太模糊(导师就是要引导/逼你学会“钻研”,他都帮你做了,那是他读博还是你读?)
忽略基础知识 (因为早就学过了。试着新的高度去看基础知识吧,估计不少考研的同学对反复学习基础课本的收获最有体会)
我感觉,只是感觉,题主描述的”被导师揪出思维逻辑不紧密“的问题,大概是导师认为你不能清楚、有序的表达上述方面的内容。通俗的讲,不管你脑子里是不是清楚,你无法清晰、准确、有条理的讲出来(而不是用something),他才有那种评价。
那么,我想建议题主思考下:
能否准确复述你读过的重要文献的主要内容
能否将上述内容用自己的话简练概括出来
能否清楚、无误地描述自己想做的课题
能否清晰、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思路(不管对错)
能否用通俗的语言给非专业人士讲清楚你所做的研究的意义与用途
为了尽可能排除非母语表达造成的思路延滞,把以上问题换成写呢?
当上述问题的答案都是“yes”,不妨再问问自己:你确定?真的确定?而不会被别人一个疑问问得支支吾吾解释不了?别骗自己哦!
做开题报告,一般使用ppt。如果说写开题报告是“加”的过程,做ppt就是“减”的过程,是你对课题再一次的梳理。务必不要累赘,只列举要点与图示,依靠语言描述内容。这一点很重要,流利的表述(甚至盲讲)是“有说服力”的一个表现,可以增加印象分。这会给开题委员会一个印象:你对所研究的工作很熟悉,前期工作做得透彻。
实际上,你也要对开题内容十分熟悉,熟悉到正着、反着、倒着、变相地问,都能够对答如流。熟练到你的题目可以自如的展开,也可以自如的收拢 —— 变为np=p这种精炼的程度最好。
开题的准备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模拟委员会的提问,精心准备答案。
备用答案越多越好。
在我的经历中,开题常见问题如下——
为什么会选这个题(而不是其它的,比如相关但是更热门的方向)
这个方向的国际性进展如何(确保别人不会比你先做出来)
这个课题的意义是什么(衡量课题够不够博士学位的分量)
你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思路/方法/技术(没有更优的方法了吗)
你的创新性在哪里(为什么比已有结果先进)
你试过其它思路/方法/技术吗 (万一做不下去怎么办)
等等
你可以通过反问来推敲开题报告——
我的题目是不是太大(小),超过了(涵盖不了)研究结果?
主要文献支撑得住我的题目吗?
plan b是不是比plan a好?
思路与方法契合吗?
目前设计的步骤能达到论证/实验目的吗?
课题体系中出现引用的关键定理/结果不适用的情况怎么办?
等等
中期、毕论同理,但是相应环节的问题比开题都要深入和具体。
检验报告的关键字:抠!
抠字眼,抠顺序,抠逻辑,抠一切细节!
将课题主体拆分到元素 —— 最小元素,即不能再拆分(姑且命名为:元元素)为止。
为什么不用“元问题”呢?因为在学术研究中,经常要定义新术语、新符号、新逻辑关系、新性质、新定理,拆分到“元问题“远远没有到达研究的底层。
这个过程,就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训练(分析与抽象)。
 
第二部分:三个问题
 
题主的问题:心中有抽象的概念,却无法清楚表述,表述出来会让人误以为是其它概念
不清楚这里“抽象”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有多抽象),是指类似基础数学的纯形式研究形态吗?还是其它的什么?讲述“抽象”的时候,是否就停在了“抽象”这个层面呢?要知道,“抽象”也是丰富而有层次的(数学里一抓一把)。有没有试过找找“抽象当量”,将其简化和具体化?
以上又是思维的训练(分析,比较,归纳,综合)。
大致分析下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
a. 没有吃透这个抽象的概念:“它”为什么是“它”,性质是什么,为何要存在,它与近似概念(如那些其他人误以为的其它概念)的区别是什么,它在课题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是什么;
b. 由于研究没有足够深入,所以a里的内容暂时吃不透;
c. 省略了必要条件,导致别人对概念误读。
针对a的前三点,一个练习方法:给这个概念一个定义,如果反过来就是这个概念的本质特征,那么这个定义上在数学上是完善的,意味着定义的完备性与逻辑性过关。剩下的工作就是斟酌用字,力求准确(多问"够precise"了吗)。回头我用离散数学/图论的例子解释下,因为离散数学涉及符号语言、图形语言、逻辑语言等不同语言。
针对b和a的最后一点,至少两个方案:1)议暂且将这个概念跳过,带着对这个概念的诸多问题进行下一步研究,然后再在新增的条件下分析与思考这个概念;2)是否可以拆分成更小的“概念”,通过二次甚至三次定义来描述?
针对c,养成完整陈述问题、概念的习惯。条件一变,结论就要变,理所当然不得,尤其对熟悉学科内容的内行人,会从成立条件上首先质疑你的结果。拿数学举例,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就是把实变函数的推导重新来一遍。
 
第一部分的遗留问题:开题报告的说服力
 
在时间充足的条件下,如果特别担心开题报告的说服力,那说明文献工作与选题工作都做的不太好。委员会考察你是否具有科研能力的基本参照物是你的开题报告。理论上,你有足够时间将开题报告写得规范、清晰、有条理(逻辑清晰),况且,开题报告是要先过导师那一关的。
因此,开题报告的说服力首先且基本来源于合格的开题报告以及你的回答。这个问题又回到第一部分的讨论,再加上与导师的沟通——沟通的良好程度与导师的帮助程度成正比。
假如真的遇到极端情况,终极一招:强词夺理,自圆其说。
这是学术很厉害的人告诉我的。
论文答辩的时候也适用。
我来分析下可行性(记住:你做的是别人还没有做过或还没有做出结果的课题,而且是博士学位课题):你面对一群专家,有的甚至是你方向的大牛,他们如果知道怎么做,这课题几乎就轮不到你来做;他们如果知道你的思路行不通,会直接告诉你,而你的导师不会在开题前把不了这个关的;那么就剩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做的情况——所以只要你开题报告中的内容只要能自圆其说(没有自相矛盾、致命错误甚至重大遗漏),就成功了。
万一疏忽了呢?
自圆其说!(即自圆你的逻辑)
事实上,在你深入研究课题之后,开题报告中的很多东西都要变化—— 甚至是研究内容,中期报告就是给你机会阐述进展、阶段成果以及变化的。所以,开题报告中,未来研究中细节的东西可以暂时“粗”着。比如,概念的名字必需的话就先起一个,后面再改,定义没有确定就先粗略描述,专家询问以解释作答(只是举例,具体情况各校各专业大不同)。你需要至始至终都在你的系统里阐述和回答问题,尽量不要由于专家提问给了你灵感而临时扩展原有内容。
我认为,如果按照第一部分中讨论的那样做足准备,开题报告不会缺乏说服力。
 
第三部分:我对“逻辑化的思维模式”的解读
 
先大致限定下我谈的逻辑与思维模式——
逻辑:有根据的推理(reasoning)及其使用。
思维模式:即思维形式,思维内容的组成和表达方式。(金岳霖)
“逻辑”还真不好定义,扯到哲学和逻辑学又把简单问题复杂和抽象化了,而其它大多数定义在我看来只是“概念”。不过但凡读到博士的同学,必有专业背景,且也已做过学术研究,对逻辑的认识与逻辑思维能力不会太差,觉得差,只是学术课题还没有顺利进展开。
“有逻辑”的一个直观例子,就是“定义”—— 揭示事物特定属性的逻辑方法。“概念”也是描述事物及其属性的,但它不要求有逻辑(所以不一定有逻辑)。如果是按照“定义”的要求描述事物,本身就具有了逻辑性。
”定义“在科研中很重要,最好的学习模板在我看来就是数学与物理中的各种定义。中文、英文仔细揣摩研究,看形式与内容上是如何满足定义三要素的。我学图论的时候(这门课很多时候都不需要数学符号和表达式,而是用词语描述,相当考验语言功力),有位当过三年大学老师的师兄,在写一个他课题中的定义时,被导师在黑板上挂了20分钟。最后还是没写合格,只不过浪费大家时间被导师暂时放过了,此后闷头死磕课本和文献的字眼。
再重复一遍,多数同学在博士第1-1.5年都看得不够多、不够透、不够细,想得不够深入与本质,喜欢好高骛远而忽视了用基础性的东西夯实自己学术体系的根基。
学术研究中“有逻辑”指什么, @半相妨 已经点到核心了:
有逻辑的:便是说我的一切陈述都必须有相当的证据依托。一个陈述,必须是由某个事实层层推理递进所得出。每陈述一个事物,必有其原因,有其意义。
总结起来,就是:描述与论证有理有据,环环相扣,得出正确/有道理的结论。而严谨,在我看来,是“有逻辑”的必然结果。因为,真正做到“有逻辑”,必然要求一个人格外注意细节(因为这是最容易想当然的部分)。
这里,我认为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永远注意整个理论框架的边界条件,这是保证逻辑建立的假设正确的前提。假设错了,逻辑再完美,研究结果甚至整个理论体系都是错的。
事物的自有逻辑(假设有,其实不一定有)不一定一定可以被我们正确的发现和认识,学术研究的过程,就是你认识、发现这个逻辑、甚至构建一套认识与发现其自有逻辑的逻辑解释过程。前者与发现事物内在规律一样好理解,后者的意思是,科研中的逻辑追求的是“你如何合理地解释或证明你的结论“,这也是上文”自圆其说“的含义。真理是个黑匣子,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接近它而同样具有逻辑,同样严谨。
“有逻辑”不意味着你的论文或报告容易被听懂,所以别用别人听不听得懂衡量有无逻辑性。“有逻辑”只表示你始于术语与假设,从这些正确地过渡到定理、算法、methods以及其它结果。“有逻辑”只是保证你每一步都是正确的,不保证你可以解释依据和动机。所以,你还要学会利用其它手段——比如举例——来说明逻辑性解释不了的东西。
通常的逻辑系统都是“线性”的,或者企图“线性化”对象,试着扩展已有的逻辑思维模式,尤其是发散性思维。我认为发散与有逻辑并不相悖。
以上不少都是废话,大家都心知肚明,培养以及更好的塑造逻辑思维才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百度百科里说,逻辑思维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但我认为这不够本质和基础。
逻辑思维的核心问题就是分析能力,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能有效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分析不是简单的考察一下,而是一系列考察与认知过程 —— 将研究对象分割,按照部分、因素和层次等分别加以考察。分析与思考往往是同行的,学术研究中二者有时不分。
想想逻辑学课本里讲的概念与判断,哪个不是在阐述如何分析一个对象?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哪个不以分析为基础?归纳与演绎,是一系列分析过程的综合。前文提到的“元元素”,就是一个将问题分析到最微小的概念,你在这个分析(拆分)的过程中,才能搞清楚每一个元素的定义、含义、性质以及在体系中的位置、作用与意义,这样反过来,你才能更有效的进行比较、抽象、归纳和演绎。
分析的过程也是探究对象自有规律以及规律间逻辑的过程,如果发现了其间逻辑,你的逻辑自然而成,如果没有发现,那么,所有的细节会更好的帮助你思考如何将各个点逻辑化,或者,帮助你将逻辑从个别点扩展到整体。最终的学位论文以及paper,整体上,就是在写你的分析过程。

 

以上是对在职博士论文开题撰写的一些实用技巧,同学们可参考借鉴,提高论文写作效率和质量。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在职博士开题的相关信息,可咨询在线客服。
关闭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