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

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探讨

论文堡 日期:2023-12-02 20:26:36 点击:72

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探讨——基于180份政策文本内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本文构建三维分析框架,对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入分析,系统地剖析了山西省现阶段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特点,得到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行政管理论文怎么写

在如今全球治理的社会背景下,营商环境对于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它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提升国内营商环境水平,提高综合竞争力。2019年10月8日国务院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法律意义上的营商环境建设法规,这表明了营商环境建设这项任务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也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位列第三十一,两年内提升了47位,成为营商环境改善最为显著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提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202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就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出重要论述。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所分析的数据是对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的相关指标进行采集,并未涉及到其他城市的选取,这基本代表了我国的最高水平。从整体性角度分析,若想全面提升国内营商环境水平,必须要加大对“短板”省份的关注和建设,尤其是山西省等资源型地区。资源型地区的特征是以资源禀赋为中心,过度依赖不可再生资源,其政府的职能设定在此特征下也受到消极影响,政治生态恶化,营商环境受到重创。长期以来,山西省作为资源型地区,对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政府形成管理型职能定位,进而造成制度、服务等有关优化营商环境要素缺失,引发塌方式腐败问题,难以实现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效结合,发挥两者积极性。同时,作为中国煤炭资源型大省,煤矿市场下跌、煤矿利益收缩等问题突出,使得山西省无法克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在2022年发布的《中国城市政商关系评价报告2021》中,山西省在全国各省市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排名垫底。因此,改善山西省营商环境刻不容缓,提升资源型地区营商环境水平至关重要。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本文通过对国外文献进行系统的搜索与梳理,从营商环境和营商环境政策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1)关于营商环境的研究
国外学界对于“营商环境”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研究内容较为丰富和完善,“营商环境”一词最早是由世界银行在开展营商环境全球调查中提出来的,自2003年起,其每年发行《营商环境报告》对主要城市进行评估,同时为营商环境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讨论的平台。营商环境无论是从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nicholas stern(2002)从宏观角度提出营商环境不仅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且关乎未来预期的政策环境,无论是政治环境还是经济环境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较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营商环境对于企业发展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于各个国家和地区招商引资提供了可量化参考,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世界银行学者eifert benn等(2005)从微观层面对营商环境做出定义,将其界定为在企业等经济主体运作和发展过程中,影响其发挥效能的某种策略等各类相关要素总和。这一概念不仅包含了营商环境中所涉及到的人财物等经济条件,还包括了政策生态环境等各种因素。kolasinski tomasz w(2015)提出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在进行生产和交易过程中,对其有规定和要求的政策法规和行为准则等。这一界定从企业的角度指出营商环境的本质,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问题。世界银行还结合企业的生命周期,将其定义为企业从申请开设到生产经营,最后到关闭及执行合约等各个过程和模块中遵守相关政策制度所需要的时间及各类成本的总和。
在影响因素方面,国外学者们研究的范围较为广泛,涉及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hambrick edward(1986)认为不同种类的要素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企业的营商环境,并且每种要素或每个部分都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独立的影响和作用。kindsfaterien? kristina(2015)经过定量分析后得出结论,从税收的角度,发现税收负担水平对于商业环境来说非常重要,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能够助力经济发展,并吸引国外投资者,使其加大投资力度。随着对营商环境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政府数据开放的趋势和潮流,通过国际对比研究获取相关经验成为新的研究方向,由此发现了国家政治制度体系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作用。carlin wendy和seabright paul(2009)通过对收集到的案例和数据进行详尽分析和探究,认为政治制度是与营商环境联系最为紧密的要素之一。li dan等(2011)认为监督、政治和金融制度可能是影响营商环境优化的因素,并对其进行测算。bah ehm和lei fang(2015)将营商环境分为五个模块:监管环境、腐败、犯罪、基础设施改善、金融发展。进一步丰富了营商环境的影响因素。seth bhavna(2018)进而发现了外商直接投资状况受到质量的管控和监督的影响,同时腐败问题也影响着投资状况。他提出政府应加强监管,避免滋生腐败现象。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涉及到多方面的要素环境。包含企业从进入市场后的全生命周期,概念蕴含了市场主体所处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文献中最早对“营商环境”的记载要追溯到2001年世界银行为推动各国对私营经济的开展,成立“doing business”评估小组,首次正式提出“营商环境”,并将其界定为企业活动从开办到结束历程中各个环节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制定一系列相关衡量指标,对各国的营商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估。
而国内对于营商环境的提及稍晚,虽然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对市场主体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最初学界的研究多以“投资环境”这一概念为主,相比“营商环境”来说内涵较窄。2001年12月我国加入wto,加强了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交流,为与国际市场进一步融合接轨,我国逐渐开始使用“营商环境”,其涵盖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各方面的要素和行为,即营商环境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影响其具体市场行为的各类要素所构成的总和。综合来看,国内外对于“营商环境”的概念均包含两个要素,分别是企业生命周期和各种外部环境。因此,文本将“营商环境”界定为企业从开办企业到办理破产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各类要素环境,包括政务服务、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
近年来,我国对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探索,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激发市场活力,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改善缓解政商关系,建立清单制度,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推广数字政务服务,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提升政务效率,降低时间和资金成本,促使市场主体获取服务更加便利。
..........................
2.2 理论基础及其适用性分析
2.2.1 历史制度主义
(1)历史制度主义
历史制度主义起源于西方国家,最早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其作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重要流派,主要是基于制度政策的形成和变迁过程,研究外部环境中各种因素对政策变迁的影响和作用。具体来讲,主要分为三种基本分析范式,即结构性分析范式、历史性分析范式和行为性范式。结构性分析范式是指分析国家或地方是如何在具体的外界环境下,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来制定、更新政策的。历史性分析范式是基于政策变迁的过程,具体可以分为政策存续的正常时期和政策变迁的关键节点,分析政策发展的路径依赖和政策更新的关键节点。行为性结构范式是指行为主体的利益和观念与政策制度发展的相互影响作用,即国家政策会直接影响个人或集体的利益,而社会中的个人和集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又会反过来制约或推动政策变迁。
历史制度主义的主要观点包含:第一,对制度和政策的研究必须结合所处的外部环境,不能忽略现实因素而单独分析;第二,制度和政策的本质都是历史的产物,随历史时期的推移能够发现制度和政策在发展历程中具有连续性和间断性,连续性是指在一段时期内制度和政策的发展保持相对稳定,间断性是指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使制度和政策改变较大,影响深远,使得政策发生变迁;第三,从宏观层面来看,行为者的决策和行动受到整体框架的制约,但从微观层面,行为者拥有一定程度的自主能动性,能够对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历史制度主义是指在时间序列中分析制度和政策的变迁规律和特点,关注行动者为实现政策目标产生的复杂互动而产生的后果,进一步观察观念和立场如何随时间变化而发展,以及偏好是如何产生和改变的。
................................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政策文本收集与选取

 ...................................... 
3.2 政策分析框架构建

 ........................... 
第4章 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本分析
4.1 政策文本总体分析
4.1.1 政策文本的数量趋势 

.............................. 
4.1.2 政策文本的载体形式

...................................... 
第5章 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
5.1 政策动态调整能力不足 
5.1.1 关键节点把控滞后,政策时效性欠缺

 .................................... 
5.1.2 政策缺乏统筹规划,发展存在路径依赖

 ............................ 
第6章 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现实路径
6.1 强化政策导向识别
6.1.1 把握关键节点
关键节点的出现会对政策的发展历程产生重要影响,会造成政策断裂,甚至改变政策变迁的发展方向。因此及时把握关键节点有利于在发展中抢占先机,更全面和客观的规划全局,优化顶层设计,进而实现各个指标的顺利完成。《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实施成为当前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发展历程中新的关键节点,将更新营商环境政策的导向和趋势,要围绕条例规定,切实将具体内容落实到位,立足山西省区位、资源优势,积极实施高质量项目,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要求将山西省营商环境建设为具有一流水平的营商环境,缩小与一线城市之间的差距。
具体来讲,在市场化建设中,政府要减少对市场主体的干预,优化审批制度,精简审批程序,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在法治化建设中,政府需要健全法律体系,明确企业经营范围、权利保障和责任义务等,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在便利化建设中,政府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数字平台,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政务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在国际化建设中,政府应为企业对外交流搭建桥梁,放宽市场准入要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围绕产业强化项目招引,融入国际市场,加强合作交流。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

............................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营商环境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建设任务,其政策发展日益完善。本文构建三维分析框架,对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入分析,系统地剖析了山西省现阶段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特点,得到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从政策历史时期维度出发,得到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存在对关键节点把握不足,发展存在路径依赖的问题;从政策工具维度出发,得到政策工具结构失衡,有效工具未被充分挖掘;从政策发文主体维度出发,得到政策主体间协同性不强,合作缺乏规范性。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从三个维度分别提出把握关键节点,打破路径依赖;实现政策工具的结构均衡,确保多种政策工具有效组合;加强政策主体间的联系合作,明确政策主体的职责等优化建议。
参考文献(略)

关闭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