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

拉萨市城关区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

论文堡 日期:2023-12-01 21:34:48 点击:64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整理国内外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相关文献,以公共产品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综合评价理论为理论根基,并基于教育信息化六要素模型。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1.1.1研究背景


行政管理论文怎么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提出要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到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议程中。“十三五”期间,国务院应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教育信息化资源均衡化发展、增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建力度、优化扩大智能化信息设备覆盖面,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搭建信息化教育云平台,从服务教育管理转变为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2017年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坚决支持把开放合作视为促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坚持将现代化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结合,坚持将信息化应用作为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国家教育部于2018年4月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其明确提出了教育信息化从1.0转型到2.0的需求,创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全面贯彻落实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其中教育新征程的总规划要求截止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国家的教育水平、综合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了一份力。到2022年与全国同步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教育信息化目标,实现“互联网+教育”全覆盖,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义务教育朝优质均衡高质量高效率方向发展。国家为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再经过十五年的时间到2035年,需要全面推动我国成为人才大国、学习强国,其发展的总体目标也需要从原有的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方向发展。为全面推进新世纪教育现代化,创建全民智能化教育体系。以上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层面对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重视。
........................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研究现状
基于义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均衡配置视角,王海丽(2016)在对义务教育信息化阶段的资源有效应用的过程中指出扩大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就是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供给,教育资源供给的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即教育资源的硬件设施、教育资源的软件设施以及人力资源储备。王家阳(2021)提出重视“互联网+教育”式的资源公共服务是推进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又一种可能性,是形成新型教与学的模式的基础条件,是更好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又一利器。闫寒冰(2019)提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对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视角还只局限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及资源供给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到了中期阶段,提出加快义务教育教学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从扩大宽带联网区域,配置基础的教育网络资源。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关注角度更加全面,从探索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方面着手,科学的分析监测当前学校的师资能力、办学条件、信息化教育的开展工作。
基于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实现公平视角,邵亚萍(2021)对教育信息化实现途径进行分析时,提出“公平正义、平等对待”中的公平公正很难以客观来回应人的不同需求,其主要还是从不同个体的主观意见来感受,因此,在义务教育均衡化的过程中对于公平的问题还是存在较大争议。不管主观感受是否公正,还是可以通过客观的衡量标准来定义不同个体的差异性需求。周春良(2015)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转型期,从注重结果成效转型到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教育公平并非为结果伤的公平,而是教育起点上的公平。在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同时,不能脱离为教育服务这个根本目的,才能使教学方式、教育水平、学习方式、学习效率有质的飞跃。杨志超(2016)提到教育信息化可以增加多元化的教育渠道,推进不同地区不学校的教育资源共享,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搭建教育资源网络共享平台,使教育的方针政策转变为“效率与公平并行”,在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上确保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
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1.1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有义务运用公共资源保障每个适龄儿童及青少年能够在其少年阶段完成学习任务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无偿性、普遍性、强制性的特点,其中无偿性主要是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除全部或大部分的费用,即学费、书本费等,普及性是实现在全国范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强制性主要是指国家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强制所有适龄儿童在一定的法律年限内履行受基础教育的义务。
2.1.2教学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1960年代末从日本的产业信息化的学术文献中被人们熟知,随后在1970年代中期的欧洲和国际教科文组织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以信息科技手段推动国家发展的规划中。1990年代末美国总统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将网络作为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内容,美国的这一举动带动了其他国家相继出台教育信息化规划纲要,因此掀起了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和教学领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数字型创新型科技人才,以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及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系统性工程。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政府的统一领导、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对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范围全面投入现代化的教育信息资源,加快实现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教育过程。
(2)教学信息化
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及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信息化具有开放性、一致性、共享性、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其开放性体现在打破了原有的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使教育摆脱学校教学单一化,转变为开放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节约了信息传导所花费的成本;一致性体现在数字教学实现了高速度高质量的信息传递功能,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双主教学方式;共享性体现在受教育者能共享大量的教学信息资源,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多样性体现在可实现教师与信息化设备、学生与信息化设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种互动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信息化模式。教学信息化的基本目是为了加快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改革,并培养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而推出教学信息化2.0行动计划。
............................
2.2理论基础
2.2.1公共产品理论
19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真是提出公共产品理论,其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定义:公共产品是区别于私人产品而言的,在个人消费过程中不影响其他人消费的增多或减少,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的公共产品。将公共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由政府为主的公共服务机构提供服务。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强制性、非营利性的特点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教学信息化基础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信息化应用投入都具备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特点。在现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条件下,少一个学生的入学并不会影响教育机构的成本的减少。
2.2.2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科学理论是由钱学森院士倡立的系统科学,系统是由多个单元素相结合的有机整体,每个单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并非是永恒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通过系统动态把握研究对象的“活系统”,其研究过程通过对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外界事务之间的动态联系,进而获得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该理论被广大学者运用到了计算机、应用数学、管理工程等学科领域。本文涉及的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是将义务教育一个有机整体,并对教学信息化的各个研究维度的测评结果发现问题从而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优化教学信息化质量。本文将系统科学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结构导向,以拉萨市城关区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作为研究对象,以学校领导、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切入点,以公共产品、综合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应用、信息化素养作为五个主要的元素关系,整合形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此评价体系对教学信息化整体建设和应用进行测评,得出实际发展水平。
.........................
第三章拉萨市城关区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现状分析
3.1西藏教学信息化发展历程

................................


3.2拉萨市城关区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现状

.............................


第四章拉萨市城关区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4.1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依据、原则及方法
4.1.1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4.1.2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五章教学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
5.1指标的具体化应用
5.1.1问卷的设计
(一)设计问卷
本文采用的调查问卷主要是依据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所发布的《国家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构成方案及说明》、《宁夏基础教育课程信息化评价研究》(秦泗海,2014)、《民族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纪丹丹,2018)等文献问卷内容的再结合拉萨市城关区义务教育信息化现状设计了校长、教师及学生三个不同维度的问卷。为了验证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可行性,本人在有限的资源里选取了6所拉萨市城关区义务教育学校并发放了线上调查问卷,三套问卷的各个题项涵盖了指标体系的所有三级指标。


5.1.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

........................
第六章研究结论
6.1研究总结
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整理国内外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相关文献,以公共产品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综合评价理论为理论根基,并基于教育信息化六要素模型,再结合拉萨市城关区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现状,采用德尔菲法请专家学者再对指标体系进一步做筛选工作,最后通过专家咨询法来收集和采纳相关专家的建议,最终确定适用于拉萨市城关区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指标。再通过实践检验的过程,来验证指标体系的可行性。本研究具体结论如下:
(1)构建了拉萨市城关区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指标体系
本研究在遵循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政策规划的指导思想及构建依据,依据《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2020年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现有教学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并阅读和分析了大量的近年国内外对于教学信息化评价方面的相关文献,结合拉萨市城关区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特点,构建了教学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为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指标内容分别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校园网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信息化人才建设);信息化管理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经费投入);信息化应用(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素养(教师信息化素养、学生信息化素养)。
(2)验证了拉萨市城关区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较强适用性
由于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动态发展而受到不可测的外部性的影响,随时处于不断发展更新的状态,因此需要一套基于拉萨市城关区义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现状而建构的具有可行性的模型,本研究通过以拉萨市城关区义务教育学校为测评对象进行了数据的收集与验证工作,通过一定的数据分析和数理统计的过程,基本验证了本文构建的拉萨市城关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信息化的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略)

关闭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