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本文是一篇会计论文研究,本文在总结部分国内外学者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研究成果现状的基础上,以 mm 石化公司为例,对我国重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分析,为完善 mm 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措施。通过本课题研究探讨,旨在从实践上为提高我国重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提供指导,从理论上为推动我国环境会计探索及重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但由于自身专业知识体系及业务能力水平有限,文中案例数据重要来源于间接经验,这些局限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案例分析的透彻性及观点说服力,理论研究还有待加深,今后将继续在这方面加强,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和业务实践水平。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
1.2.1 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环境会计理论研究比较早,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就是 20 世纪70 年代初期比蒙斯(f.a.beamse)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马林(j.j.marlin)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的问世,引领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学者对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dennis m patten 等(2014)分析指出财务报告中应披露企业的环境风险、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说明等内容。jerry g. kreuze(2014)提出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应包括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资源节约及废物的回收利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具体影响、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支出、环保收益、环保罚款等内容。patten 等(2014)认为披露的内容应包括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三废排放及治理情况等。wiseman(2014)认为环境财务、环境事故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信息是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a.h. fatima 等(2015)将披露内容分成 9 类 46 个项目,并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做了横向纵向的比较研究。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国外研究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进行了分类和规范,研究较全面。
相比之下,我国环境会计相关的理论研究时间不长。以 90 年代初期国内学者葛家澍和李若山发表的《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为标志,环境会计理论正式引入我国,并自此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热点。但目前为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环境会计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还是甚少。王军会等(2012)经过分析研究指出企业在缺少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一般都是“报喜不报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更多侧重于对企业有利的信息,而对于企业造成的环境问题及相关处罚等负面信息则避之不谈,片面性较强,建议充分参考《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指南》,要求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发布环境报告书。但至于环境报告书应披露哪些具体内容及标准规范并未详细提及。米志强等(2014)等认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重点应放在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和环境风险等方面。刘金彬(2016)分析指出要全面披露企业环保理念、目标、政策以及环境绩效等信息。王娟娟(2016)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尚未全面实施环境会计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没有统一标准,导致企业环境会计信息不具有横向可比性,涵盖的信息片面、局限等问题,但至于如何规范并没有提出相对明确的对策。罗群等(2017)研究认为,针对缺乏系统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导致了重污染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随意性较大,信息质量低,建议建立重污染企业强制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刘翠英等(2018)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重污染企业均进行环境信息披露,但披露的内容存在显著差别,并分析提出相关的规范性标准。
............................
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概述
2.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概念
2.1.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定义
(1)重污染企业的定义
重污染企业主要指的是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有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产生,带来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污染源,给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破坏的各类产业活动单位,主要分布在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化工、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业等 16 类重污染行业。
20 世纪以来,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进入 80 年代后,环境问题由区域性问题上升为全球性问题,受到全球的高度关注。企业也开始尝试着在原有传统会计基础上通过使用新的会计方法对企业的环境信息进行核算,这同时也促进了环境会计的发展,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环境会计,作为一门学科,它是涉及到会计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科学工程等诸多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型分支,它也称为“绿色会计”,是以传统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货币计量手段为主、其他计量手段为辅,对特定经济主体业务活动涉及的环境污染、开发、防治所耗成本及环境收益等要素进行核算,从而使企业各利益关联各方全面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它将会计主题延伸到会计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重点计量和揭示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给环境带来的经济后果,相对于以单一的经济利益为中心的传统会计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通过对企业的社会价值进行有效管理,促进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影响因素
2.2.1 国家政府监管力度
环保问题是全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家制定出台环境保护和环境信息披露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有着重要的影响。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日本政府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的监督与管控,制定《环境基本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各种环境法律法规 7000 余种,是最先建立健全与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国家。自 2000 年起,相继出台了《环境报告书(2000)》、《环境会计指南》系列,目前在用的是《环境会计指南(2012)》,这些不仅为日本环境保护工作创造良好优越的法律环境,还能促使企业主动披露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据日本相关调查,公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数量及披露的信息数量、质量等都逐年呈上升趋势,而且上市公司更加重视这项工作。
近 10 年来,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这离不开政府的宏观管控。因此,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国家政府的监管力度。
...............................
3 mm 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介绍
3.1 公司背景介绍
................................
3.2 mm 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
.......................
4 mm 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mm 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问题
4.1.1 披露动机意愿不强
.....................................
4.1.2 披露侧重于定性信息,量化信息偏少
........................................
5 完善 mm 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5.1.1 增强法律责任
作为重污染企业,mm 石化公司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应保持高度谨慎,2013年重大事故是现场处置人员违规违章作业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深刻的经验教训就是法律意识薄弱,因此企业要时刻保持强有力的法律责任意识,要充分意识到潜在的风险隐患,才能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一方面加强宣传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政府通过制定颁布法规政策,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并加大环境保护法的宣传力度,强化企业环保法律意识及责任,引导企业关注社会环境,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制定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质量为主要考核内容的奖惩制度。关于这点国外有成功的经验,比如:日本设置的每年度的“环境报告书奖”、澳大利亚设置的“会计年报奖”,我国政府可以通过设置如环保基金、税收优惠政策、环保补贴款、环境污染罚款、排污费等的奖惩项目,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这对激励企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重视环境问题以及增加环保事业投入等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1.2 增强道德责任
................................
6 结语
本文在总结部分国内外学者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研究成果现状的基础上,以 mm 石化公司为例,对我国重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分析,为完善 mm 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措施。
首先,关于选题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现状进行剖析,确定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并构建本文框架。
其次,针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进行概述,包括相关定义的界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以及重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特征、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针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理论等主要理论进行汇总,以此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铺垫。
接着,针对 mm 石化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研究,指出其存在的披露动机意愿不强、披露侧重于定性信息、披露信息缺乏可比性以及披露可靠性不足等主要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最后,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政府层面提出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强化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及社会公众的监督力度、加强环境会计信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等系列可行性建议措施。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讨,旨在从实践上为提高我国重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提供指导,从理论上为推动我国环境会计探索及重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但由于自身专业知识体系及业务能力水平有限,文中案例数据重要来源于间接经验,这些局限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案例分析的透彻性及观点说服力,理论研究还有待加深,今后将继续在这方面加强,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和业务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略)
本文收集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