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盟新材并购华森塑胶的动因和绩效会计研究

本文是一篇会计论文,本文通过对精细化工企业高盟新材并购华森塑胶的动因和绩效的研究,将高盟新材的并购战略在当下而言看作是成功的,体现为以下三点:首先,从被高盟新材并购的华森塑胶这一角度来看,其在汽车零部件的细分领域行业属于排得上名的优质企业,为高盟新材提供了从市场、客户到技术及管理等多种资源。在胶黏剂行业竞争加剧和且利润率较低的情况下,扩展产品线和延伸行业来做厚企业竞争实力。华森塑胶的客户资源丰富并且实力雄厚,具备丰田、本田、三菱等品牌在内的世界一流整车厂商,具备的交叉业务促使高盟新材的产品进行升级转型,逐步转向中高端汽车零部件产品,利润率也逐步提高。同时,通过并购还吸收了日韩企业一些先进高端的管理技术,通过优化企业管理结构和生产流程,使企业更加高效的运行,也为高盟新材立足于行业添砖加瓦。其次,从财务绩效指标上看,高盟新材在完成并购后各项业绩指标均有了不同的提升。并购后得益于华森塑胶的强力带动作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远超并购前。营运能力方面,随着并购后公司整合的深入和融合的不断加强,总资产周转率恢复到并购前水平,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也都呈现增长趋势,营运能力明显得到改善。从偿债能力的角度来看,在短期内增强了公司的偿债能,在长期对偿债能力的影响不大。从成长能力的角度分析,经过并购后的产业整合,高盟新材的多项指标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良好趋势,这些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以及净资产等。最后,从非财务绩效指标上看,高盟新材通过并购一方面增强了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取得了技术专利方面的领先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并购前后的相关股权安排稳定了核心人才团队,实现了员工、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一致性,降低了代理成本,也做大做厚了企业人力资源这一核心无形资产,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1 引言
1.1 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2文献综述
1.2.1企业并购动因文献回顾
复杂多样性是并购重组动因的特点,结合目前的文献研究来看,大部分研究人员均赞同并购是多种动因驱动的,是一个综合性的、多种动因因素达到动态平衡后的结果。从并购行为的角度来看,关于并购动因的理论可以分为理性行为下的并购动因理论和有限理性行为下并购动因理论。
(1) 理性行为下的并购动因研究
作为理性行为,研究基于并购活动是在理性决策下的结果,理性行为下的并购决策的主要目的是创造财富和价值,或借助并购的方式以此实现财富转移为目的。以此为背景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关于并购动因的一些经典理论,例如:协同效应理论、价值低估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代理理论、税盾效应、掠夺者理论等。
...............................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并购的定义
不同企业之间进行兼并或者收购的活动被称为企业并购。企业并购包含了兼并、收购、合并多个方面。
在当今世界上最知名的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于兼并(merger)这个词语进行了相关定义,“兼并指的是两家或多家独立企业或公司合并成为一家完整的企业,一般情况下是由优势公司发起,由其吸收另外一家或者多家相对而言劣势的企业。”
收购(acquisition)指的是并购企业为了获得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权而对其股票或者资产进行现金购买和发行股票和证券的行为。
收购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资产收购,指的是并购方通过收购被并购方的资产来控制被并购方的行为;另一种是股权收购,指的是并购方通过收购被并购方的股权来控制被并购方的行为。
收购与兼并存在着主要区别,表现为收购对目标企业的法人地位是保留的,而兼消除了目标企业的法人主体地位。
合并特点相对较为丰富,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因为企业合并行为而被消灭产权人或股东依旧可以成为存续产权人或股东以及也可以成为新设企业的产权人或股东;第二,因为企业合并行为而被消灭的资产和债权债务交由合并后的存续企业或者新设企业全面承担;第三,合并程序中清算程序可以省去。
上述三个词语--兼并、收购和合并,它们之间既有内在的联系,又存在本质的区别。人们为了便于理解和沟通,将其组合成一个新的词语,并购(m&a)。广泛意义上来说,并购指的是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权,以此达到其影响和控制其他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目的,促进自身企业的更好发展。
.............................
2.2企业并购绩效的主要评价方法
2.2.1事件研究法
该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并购对样本公司的股票价格有何影响的考察。对公司股价在一定时期内做出的相应变化的观察可以用来对两个公司的并购成功与否进行评价。对于并购成功的判断依据为并购后的公司市值超过并购前的公司市值,或超过相同行业公司的市值。
2.2.2财务指标分析法
该评价方法主要是以会计报表作为核心,选取企业财务数据作为支撑,并充分结合该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而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一种绩效研究方法。财务指标分析法作为一种相对来说比较传统的定量分析法,从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实际出发,对比分析了该企业在其并购前后和相同行业之间的关键财务指标,以此来对并购后的绩效水平做出判断。企业并购后的协同分析通常会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对并购后的管理水平的改善和盈利能力的提升进行判断,对于并购双方在并购后的绩效情况有一个相对直观的反应。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财务数据较为全面并且容易获取,加上财务指标分析法的数据来源恰为财务报表,因此可以用来评价分析企业在其进行并购前后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以及成长性等多种情况。除此之外,不同企业之间也可以运用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更加清晰全面的结果。但是,该方法也存在弊端,其依据的财务数据在有效性和真实性方面主要依靠上市公司的精确判断和对准则的准确理解,这使得有一部分数据受到财务人员主观判断和自行操纵的影响。而且,该方法的分析与行业特征和企业自身的具体经营情况相结合,这对于分析人员有着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这些因素对于绩效评价的结果在客观性和说服力方面都有较大影响。
..............................
3 高盟新材并购华森塑胶案例介绍
3.1并购双方基本情况
3.1.1高盟新材基本情况及行业现状
..................................
3.1.2 华森塑胶基本情况及行业现状
...............................
4高盟新材并购华森塑胶的绩效分析
4.1并购公告后市场效应分析
4.1.1并购公告后短期股价有提振作用
在有效市场假设理论中,只要是发生在有效资本市场上的各企业的热点事件都可以通过股票价值来显现。基于此,为了对公告并购信息之后的市场反映情况进行分析,可借助高盟新材在短期内股价变动的情况来反应。一般来说,公布并购信息后,如果企业股价实现上涨,则表明股东持支持态度;如果公司股价出现下跌或者波动异常,则表明情况不妙。
4.1.2并购公告前后短期超额累计收益率涨势明显
.............................
5. 高盟新材并购华森塑胶的总结与启示
通过对高盟新材并购案例动因和绩效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本文通过对精细化工企业高盟新材并购华森塑胶的动因和绩效的研究,将高盟新材的并购战略在当下而言看作是成功的,体现为以下三点:
首先,从被高盟新材并购的华森塑胶这一角度来看,其在汽车零部件的细分领域行业属于排得上名的优质企业,为高盟新材提供了从市场、客户到技术及管理等多种资源。在胶黏剂行业竞争加剧和且利润率较低的情况下,扩展产品线和延伸行业来做厚企业竞争实力。华森塑胶的客户资源丰富并且实力雄厚,具备丰田、本田、三菱等品牌在内的世界一流整车厂商,具备的交叉业务促使高盟新材的产品进行升级转型,逐步转向中高端汽车零部件产品,利润率也逐步提高。同时,通过并购还吸收了日韩企业一些先进高端的管理技术,通过优化企业管理结构和生产流程,使企业更加高效的运行,也为高盟新材立足于行业添砖加瓦。
最后,从非财务绩效指标上看,高盟新材通过并购一方面增强了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取得了技术专利方面的领先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并购前后的相关股权安排稳定了核心人才团队,实现了员工、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一致性,降低了代理成本,也做大做厚了企业人力资源这一核心无形资产,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