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硕士论文 > mpa论文

大数据背景下蛟河市政府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探讨

论文堡 日期:2023-05-12 20:59:47 点击:141

本文是一篇mpa论文,笔者认为大数据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之间具有逻辑关系,大数据应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战略支撑,大数据促进政治治理现代化的能力提升,大数据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内在一致性。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治理理论从西方诞生后,始终受到学者和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有关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话题始终是社会热点之一。我国有关治理的讨论热情也在引入治理理论后持续高涨,从政治的高度全方位看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等概念内涵。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我国民众围绕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话题讨论热度不减。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领导更加重视立足于市域社会治理来探究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让政府治理的驱动性有了质的提升。这得益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强大优势,政府在构建新型的数字化、智慧化社会治理体系中,更懂得数据共享的重要性,并为数据共享和数据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依据和保障。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建立数字政府的国家战略正在不断推进,彰显出新形势下政府的时代功能与特征。在有序推动社会变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国政府所把握的社会治理命题始终将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等关键词紧密联系,从而使得社会治理在不断向全面现代化的历史目标而迈进,不同于传统的整片式的治理模式,新的社会变革更加强调“分”的概念,要形成分区域、分地点、分流程、分步骤的模式。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强调了要将社会治理作为一项重点战略列入到国家纲领性文件中,因而对于各地地方政府或基层政府而言,就应一以贯之接受党的正确引领,不断将为人民谋利益作为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地区特色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石,将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从而持续打造生机勃勃、活力迸发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模式。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1)社会治理
有关治理的概念研究,可追溯至上世纪末。全球治理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1995)对于治理有较为科学的定义,从其概念界定中可看出治理所体现的特点或属性,具有社会化、多维化、民主化、私营化以及效能化。在后续的探究中,美国的库伊曼(1999)认为,社会治理的目标是明确的,主要就是为了化解存在于社会层面的现实问题,并主动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机会,铺设道路与条件,为善治目标的实现而提供推动力。这一研究是受到新自由主义思想以及全球政府再造运动等影响下而提出的,而该研究也能够在探究政府所面对的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新社会问题时给予指导。而在关注到社区自治以及权力下放等政府改革影响后,来自澳洲的雷德尔(2004)学者也指出,社会治理的概念研究,应把握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客观关系,积极开发出更多道路,并努力释放不同道路的多项作用,从而最终打造成匹配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体系。
在研究社会治理主体方面,提出治理理论的詹姆斯罗西瑙认为,社会治理中,政府应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鲍勃杰索普提出的元治理理论也在强调社会治理的实质,就是要建立多元参与的主体结构,其中要将政府作为主导而将其他不同的社会群体作为重要参与者,在社会治理中,政府是拥有最终决策权的,而不同参与方的利益协调也需要政府来处理。
在社会治理模式方面,知名行政学家b.盖伊?彼得斯(2001)积极摒弃社会治理传统模式,认为存在市场化、参与型、弹性化、解制型四种政府模式,各模式匹配的政府结构上差别迥异,四种模式分别对应拥有分权结构、扁平组织结构、虚拟组织结构、内部管制结构。该研究受到人们的积极认可,并在社会治理实践中有所参考和借鉴。e?费利耶(2008)研究认为西方现阶段的社会治理主要涵盖服务导向、追求卓越等模式。罗茨指出社会治理应关注最小集体、新公共管理等多重维度②。围绕治理模式,国外学者还曾提出政府可积极尝试合同型、网格型、市场组织型等模式。
...............................
第2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大数据
计算机技术从发明到成熟应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量达到一个令人震惊的程度后,大数据概念应运而生。当下,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始终是社会的焦点话题。步入新时代以来,大数据的技术成果频出,应用范围不断扩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大数据为主要代表的数字化时代。
“大数据”是计算领域的热词,主要代表基于超规模容量的信息计算。上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约翰?马西指出,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巨量扩增,产生了大范围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理解等方面的困境,并使用bigdata来形容此困境。道格?莱尼在2001年指出大数据具有海量、高速、多格式等基本特征。美国科技巨头ibm以及国际数据公司相继将“真实性”“价值”作为大数据的另一基本特征。随后,“可视化”在人们对大数据的积极研究和应用中也进一步成为大数据的特征之一。2013年大数据迸发出强势发展势头,其对经济政治等领域影响愈发深刻,大数据概念体系也进一步发展成熟。
我国的大数据概念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出现,此后国内的大数据研究成为热点。目前,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在有序推进中。战略强调既要深化技术应用来促进多主体协同治理的社会治理模式构建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又要将大数据引入到产业发展中,构筑活力生态,共促发展。
数据的存在意味着信息的价值,因而确保客观事物的属性得以展现,现实世界的历史活动也得到保留。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让世界建立了互联,囊括了一切社会关系,为人类带来更加庞大的信息价值。虽然在大数据产生和发展中,有关大数据的概念并没有固定统一,但是在技术发展中出现了新的内涵拓展。
............................
2.2理论基础
2.2.1治理理论
1989年,世界银行以“治理危机”(crisisin governance)概念描述非洲国家情况,成为该概念在世人面前的“首演”。随后“治理”一词频繁出现于政治领域的相关研究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西方的政治研究领域的学者相继尝试界定“治理”概念。1995年,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出具的《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报告指出,治理是具有公共或私人属性的机构或个人对公共事务管理方式的综合,并将治理解释为是调和各种利益冲突并付诸行动的连续性过程。治理理论就是在不断地追求政府对社会、市场进行管理驾驭方面的思维与行动之理论集合。
罗茨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治理可形成六个不同侧重点的定义,具体对国家治理领域而言,治理指国家对公共开支的成本进行控制后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对企业治理领域而言,治理指企业接受相关的指导、管控与督促等工作后所实行的组织体制;对新公共管理领域而言,治理指在政府以市场激励机制为导向或以特定部门为主力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管理手段;从善治角度看,治理指打造并运行高效、法治且高度负责的公共服务体系;从社会控制体系治理角度看,治理指政府在民间、社会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中建立合作互动关系的工作内容;从作为组织网络治理角度看,治理指基于互信互利关系的社会协调网络构建。
国内知名学者俞可平对治理理论进行了研究借鉴,认为该理论具有几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治理是一种特定过程;二是治理的根本在协调;三是治理可同时包括公共或私人等主体;四治理应保持持续性。
........................
第3章大数据背景下蛟河市政府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状调研
3.1蛟河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客观条件
3.1.1各级政府的政策引领作用逐步深化

..........................
3.1.2社会治理综合优势不断汇聚

............................
第4章大数据背景下蛟河市政府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4.1蛟河市政府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存在的客观问题
4.1.1政府依托大数据推进社会治理的主动性不强

.....................
4.1.2各部门的数据信息共享存在障碍

..............................


第5章大数据背景下蛟河市政府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与对策
5.1大数据背景下蛟河市政府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多维目标
5.1.1促进治理结构进一步优化
社会治理结构,指经过协调并有效处理政治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关系的相关制度安排。现阶段看,将政府、社会、公众作为主体打造社会治理结构是可行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处理不同政治活动中所存在的责、权、利等关系,应科学严谨地打造以政府、社会组织、社会民众为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结构。大数据获得成熟应用后,社会民众对个人意愿和不同层次诉求的表达有了更多的渠道与载体,每个人都可以借助智能电子终端登陆官方网站、热线邮箱等方式表达个人观念,反映社会现象,提出合理化或建议,也可以由更多人形成一个团体,如行业协会、联络办事处等,通过他们来集中调研并收集社会民众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与困扰,并向政府进行传送,供后者及时收集讨论。社会民众享有一定的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权利,因此还可以作为代表参加听证会,或在政府办公区域的意见簿中发表观点。从政府方面来,可利用大数据打造更加灵敏、更多功能的技术平台,在平台上可开辟与社会民众互动的独立空间,并运用大数据不定期对网民言论中有关社会热点的评论观点等信息进行挖掘和提取,及时把握与社会治理有关的问题并思考对策。以上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在大数据背景下发挥政府、社会组织以及社会民众等治理主体的参与作用,多元化主体共同治理的结构实现了主体的相互交互和融合,社会治理原有的金字塔式的垂直化单一结构,将向扁平化结构转变,而该结构下,各主体的治理职责与任务将更加清晰。因此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结构,应由单一向多元进行发展,由垂直向扁平进行发展。

5.1.2促进治理机制进一步规范

..............................
第6章结论与展望
如今,世界迎来了以大数据为主导的时代背景。大数据的技术应用优势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维与行为习惯,也为国家和社会的新一轮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的研究围绕此课题展开,并在研究中获得以下结论:
(1)大数据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之间具有逻辑关系,大数据应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战略支撑,大数据促进政治治理现代化的能力提升,大数据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内在一致性。
(2)大数据是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利契机,主要表现在大数据是政府服务的精准化变革之需,是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升级之需,是政府信息的透明化发展之需,是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之需。
(3)大数据是化解社会治理现代化困境的重要力量,可助制定社会治理决策,可助开展政府公共服务,可助应对社会治理危机。
(4)蛟河市政府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存在的客观问题主要包括政府依托大数据推进社会治理的主动程度不高、各部门的数据信息共享存在障碍、社会治理参与主体的广泛度不够、运用大数据实施社会治理的人才专业化水平不高、社会治理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存在公民信息暴露风险等,而且认为蛟河市政府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是政府的社会治理理念转变不及时、部门的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社会治理手段仍显保守、数据专业人才的培养不配套、公民信息保护制度未健全等。
(5)大数据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转型的目标包括结构进一步优化,机制进一步规范,职能进一步完善,工具进一步现代,能力进一步高效,评估进一步科学。
(6)大数据背景下蛟河市政府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积极对策,包括重视数据服务,强化社会治理理念;加大数据共享,优化社会治理的部门衔接;释放数据价值,创新社会治理协作方式;推动数据革新,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保障数据安全,完善数据隐私保护法律体系等。
参考文献(略)

本文收集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关闭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